前两天有朋友找我聊人生,好深沉。
她跟我提到某种感觉,早上醒来,莫名就觉得心情不好,虽然睡得也不错,也没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却觉得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席卷全身,无法用词汇确切地描述这种感觉,它不是失落,不是不安,不是空虚,不是气馁,不是焦虑。
我理解这种感觉,我跟她形容,它更像是混合了各种滋味的液体,渗进血液流经身体每一个细胞,从指尖到头顶,从心脏到皮肤,让人觉得心酸无地搁置,期盼飘渺无踪。
她说,是的。
我们都描述地好文艺。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这让我想起《MR NOBODY》里面的那个女主人公,那个虽然被丈夫疼爱着,还是会莫名沮丧的女人。
我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我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我的理性告诉我它会过去,可没有用,那种感觉死死地抓住我,我怀疑体内某种我不清楚的激素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这种激素绝对不是用来产生正能量的。
我在想我是不是太理智了,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这种情绪吞噬,我感受到这种情绪带给我身体上的不舒服。我的胸口沉闷,四肢无力,胃也感到胀痛。
可是我还是没办法通过理智驱走它,我想起很多文章里提到的与情绪相处,我感觉我自己的身体和这种情绪是两个不同的客体。
我的脑子最后提醒我:好,你来,我要看看你会怎样。我跟这种如鲠在喉的情绪说话。
你来,你尽管来,但是你打不垮我,你来了还是要走,或许下次你还会来,我等着,就像看着其他人路过我的身旁。你穿过我的身体,然后缓慢地撤离,我只是感受,然后学会微笑地与你告别。
再次想起TED演讲上那个作者,就是的作者讲,她飞奔着去抓住灵感的尾巴的样子。而我是飞奔着去做一些事情,把这个不好的感觉赶出身体去。
我给她描述这种感觉,她瞪大了眼睛:“你可以这样?我只是完全被这种感觉占据了。”
我也曾焦虑或者失落过,失眠,惊醒,疲倦。那是以前,我明确知道这些情绪的由来,因为一些事情,一些话语。
最早的时候,当我遇到事情,我可以让自己快快入梦,告诉自己先睡一觉再面对吧。反正不睡也不能改变什么。
再后来,我会因为一些困扰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被焦虑和绝望缠绕。即使睡着了也被这种情绪撕扯着,醒来后觉得像跑了八百米,比不睡还累。
然后我告诉自己不可以这样,开始通过信仰、学习、思考来分析这些。
而这种情绪与我仿佛分离的感觉,确实在我最近几年才有的,我的大脑看着身体里流动的这种负能量,十分清楚地认定它与理智之间的界限。
有关研究说,人的大脑、肉体、情绪,是不同的三个部分,像是被包裹的核。一层一层。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确切地来说是和我们的身体连接到一起的,真的,如果你尝试真正地开始面对这种感觉,你会发现身体的变化。
我们的愤怒、忧伤、绝望、焦虑,这些其实和我们的大脑没有关系,这些叫做情绪的东西,是和我们的理智并存的。
我觉得幼儿教育里,有个很重要的课程,是认知自己的情绪。
如果客观地观察,你会发现,你在骄傲,你在嫉妒,你在忧伤,即使你不想这样。如果保持这种客观,你会发现你身体的某个部分,对应着这种情绪在感受到不舒服。比如说我,刚才就有形容过我自己,胸口沉闷,胃部涨疼。这种身体的感觉让人很难受,而伴随着这种身体的难受,我们的情绪也一直停留在那里,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你能体会到这点,你或许就能找到方法来对付这个问题。
如果你看过《美丽心灵》,看过纳什和陪伴了他一生的三个幻想人物。你也会相信,这种方法是存在的。(如果你没看过,我简短说一下,纳什,就是著名数学家纳什,他患有幻想症,有人说他幻想出的这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下面这两张照片,一幅是他与妻子本人,一幅是电影里的角色。有个不离不弃的人多么重要。)
当我自己试着用这种思维方法去行动的时候,我真的从以前那种被包裹的焦虑,转化成了上面那种状态,我可以平静地和这种不好的情绪相处,并试着用一些方法加速它的离开。
后来我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更能理解也更敬佩他平静地与之相处的心态。我记得他意识到这是个幻境的时候,他告诉他的妻子,他发现那个小女孩没有长大(就是文章开头那个小女孩)。
这种理性标志的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去摆脱情绪的控制(我不是学心理学的,抱歉,我只是用我自身的体会来分享,也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建议)。
当你被这种情绪控制的时候,你或许完全无法分清它是什么,就像纳什一直与幻想中的这三个人物生活了多年而不自知。
纳什通过对小女孩的认识,你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完成这次认知。
比如你常常被焦虑困扰,或者被伤心袭击,当你下次再出现这种情绪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坐下来,感受你身体的哪个部分最不舒服。可能是颈后的疼痛,可能是胃部的痉挛,可能和我一样是几个部分同时产生。
这就是一个理性认知的符号,你可以通过这个对身体的发现,来隔绝开情绪对你的控制。
回到你自身身上,去与自己的身体对话,你可以祷告,可以深呼吸,可以哼唱一首喜欢的歌,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动作,并且观察身体这个部分是否有缓解。
那种负能量会通过影响我们的身体,来带动我们的情绪。你可能也发现了,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很容易沮丧,或者发脾气,比身体好的时候几率大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来与这些负能量沟通,疏导他们离开我们的身体。
是的,我是说疏导,不是对抗。
先不要强烈地去做一些运动,或许流汗可以让你亢奋,离开这种情绪,但很可能之后又会很快陷入其中。我发现通过一些柔和的方式,比如刚才说的深呼吸,祷告,哼歌,先慢慢地引导自己,然后再适当地做一些小的运动,会效果好很多。
身体渐渐舒服,情绪也慢慢消散,好像正能量又重新回到体内,生机勃发。
还有,不要着急,每次的时间有长有短,不要排斥。我发现后来我可以接受和包容的实物的程度越来越高,却还是会遇到这种莫名的情绪。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长久的功课,就像考试,虽然你会做这道题,不代表下次不会考。
或许通过一次次的考试,你会越来越熟练应用这个技巧解答。我也不知道考试会不会升级,某天你会从小升初,不用再做这道题了,这题对你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那时,你是不是会面对更难的题呢?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人生,就是这样的过程吧。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天生下来就有很高的觉悟,像周梦蝶一样七岁时就想着以后只要种几颗韭菜就够生活了。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一点点学会的。主动去锻炼,好过被动地去接受。
所以说,这个朋友来跟我谈人生,我们真的就这样谈着人生。
虽然自己还是个小学生,也还是可以发表一下见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