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与B/S之争
Paul Graham在书中极力推崇B/S架构的开发产品的模式,认为B/S在开发上更加的迅速,极易更新,无需与设备底层打交道,避免了繁琐的设备就兼容。
这种想法从21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但是直到现在B/S的产品虽有优势,但是仍未一统江湖。C/S 与B/S之争,也一直持续到现,转化成了M站与APP之争。APP就相当于C/S架构,而M战就相当于B/S架构,从百度在2014年推出的“直达号”,到张小龙2015年12月提出微信“应用号”取代用户频繁安装的APP。B/S一直在推进,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
C/S的问题就是APP的问题:1.APP的推广费用高到吓人,2.APP(特别是苹果app)的更新迭代速度,真是不能忍。3.安卓的开放系统,导致兼容性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各种奇奇怪怪的bug
但是我们还是要做APP,还是在推APP,为什么?
1.APP的使用体验领先M站太多,因为APP直接立足于底层,底层的修改更方便,用户使用起来也更顺手。APP的很多信息都是缓存在本地,页面的跳转瞬间完成。但是M站呢,页面的很多资源都是实时下载的,与网速关系很大,跳转时间都是按秒计算的。针对多表单信息的录入时,网页也经常发生卡顿。这种使用体验,对于一个手机的重度使用者是不能忍受的。用户买了一个金碗,明明有美味的饭菜,你却让用户吃稀饭。用户不会愿意。
只有网速和网页的交互体验与APP的使用体验缩小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M站才能成为主流,例如现在的新闻阅读,网页浏览与APP浏览的差距并不大,所以很多手机用户选择看浏览器上的新闻。但是深度使用的APP,例如微博,微信和各种游戏。APP的优势目前是无法取代的。
2.APP更容易唤起用户后期使用,对于APP,用户一次下载之后,就放在桌面了,下次使用,只需要点击即可再次使用。既能提醒用户又方便使用。
3.各家公司相互角力,导致无法产生一个B/S的超级入口,如果某家公司公司成为了用户的超级入口,掌握了流量分发,以后所有的公司都要看着它脸色,就像现在的百度搜索一样。虽然每一家公司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搜索时代百度,超级入口。但是所有人都不会允许别人成为一个超级入口。相互狙击,客观上导致下一个超级入口的难度上升。
所以当下,对于一个从业者还是放下C/S与B/S之争,立足当下,做好产品。
解决现实问题之防止垃圾邮件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发了一套垃圾邮件的过滤系统,和后续不断完善的方向和手段。这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非常重要,产品经理就是发现生活中各种不爽的地方,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产品经理必须要对生活不满,有着更高的要求,才能锻炼自己的敏感度,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
至于具体的邮件过滤系统就不细说了,当初的考虑点现在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对邮件过滤和排序系统感兴趣的同学,欢迎研究谷歌邮件系统。
设计者的品味
从一个开发者嘴中,听到设计品味,感觉总有点怪怪的。但是在书中还是说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第一个:好的设计是优美的、通用的设计,在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什么各有各的爱好。我们无法设计出一个取悦大众的产品出来,所以就随意的做出了一个产品。 书中作者就提出优秀的美是无界限的,优秀的产品是通用的!例如微信。下次我们再设计产品的时候,请不要用你不能代表用户,用户的审美是各种各样的,来逃避设计一个优秀产品的决心!
第二点:好的设计看起来是简单的,但是设计过程异常艰苦。常常听到一个人评价别人产品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句,这个产品非常简单啊,有什么难得,有什么牛的。这些人往往体会不到,在一个好的产品背后,有着多少奇奇怪怪的用户需求和公司需求,产品是需要一个个筛选、挖掘、反思和坚持,才使得功能如此合理。设计人员需要将系统一遍遍的重做,才使得这个产品的使用成本近乎为零的。产品应该深入的看待东西,而不是浮在表面。
其他
作者在文中极力推崇less编程语言,可惜我编程语言了解的比较少,理解不深就不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