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大义】
修行的重点,在于两个字,一曰“虚”,二曰“静”。虚,是虚怀若谷,静,是清静无为。
宇宙茫茫,众生芸芸。世间的一切,虽是千品万俦,繁然杂陈,但它们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它们都生于“无”,又复归于“无”,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万物都是从他者返回自身,又从自身归向虚无。这种回归,就是寂静,就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落叶归根,丰城剑回。世间万有无论如何变化,它最终都会回归本初,这就是“复命”。“复命”是这世上最恒常的真理,它可以牖启人心,让我们从“无明”走向“明智”。
人如果不懂得这个“常道”,行为和言论就会有失偏颇,如此一来,人生自然会陷入凶险的境地。
人一旦把握住了万物复归的恒常之道,就自然可以海纳百川,包容一切。懂得包容,便会懂得把众生都视为平等,无所差别,一视同仁。这样的人,当然可以有资格成为君王。君王按着天意施政,就是符合大道。体道而行,永垂不朽。体道而行,没身不殆。
【心读】
1.
老子特别强调 “静”,但这并不表示他就忽视“动”。 动静不能简单地被我们分隔为二,它应当是一体的。老子在前一章里就讲过:“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由此可见,老子是兼顾动和静的。动中有静,静中亦有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特别喜欢这两句话,他曾经还特意请人把这两句写成对联。
在我的理解中,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定”。但定不是简单的静,更不是简单的动。定是动静的合一。王阳明说:“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动中有静,便是定。静中有动,亦是定。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动”,久而久之,内心容易浮躁。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静”,久而久之,内心容易怠惰。过分追求万物,固然是私欲,但过分厌弃万物,也是私欲。所谓“定”,便是要静水深流,安宁,却又充满生命的活力。
定能生慧,这个慧不是简单的聪明,而是一种大智慧,用佛法中的术语来说,就是般若智慧。在我看来,拥有这种智慧的人,能够用一颗空灵明觉的心去观照万物,同时又时刻保持内心的澄明,不被俗世所染,不被外物困缚。
2.
一个修行的人,常常容易刻意地去追求一种“静”的状态。这种刻意,也是执着。庄子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意思是,圣人保持清静,不是因为清净是好事,而是因为万物不足以扰乱他的心,所以才会静。由此可见,“静”不是一个我们要去刻意追求的目标。一个人内心的宁静,是因为他超越了世俗是非毁誉的标准,划清了内在自我与外在事物的分际。
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