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丢掉对书的敬畏感
读书这件事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比如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能够塑造价值观……总之书中的知识就是千好万好,书里的知识就是珍宝,这就容易让我们对书本产生敬畏感——让我们觉得,如果不是逐字逐句读完一本书就不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就有可能丢掉一些很宝贵的东西;让我们觉得只要是写进书里面的都是有用的东西,自己看不懂,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和作者没有关系。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很多书籍的创作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既然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那么作者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况且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很可能和阅读本书的你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这就不免会造成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你看不懂或者理解不透彻。在急于求成、利益至上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作者为了增加文章的篇幅,将一堆材料修修改改编著成一本书。所以我们面对一本书应该用很轻松的心态,觉得好的地方吸收,不好的地方,果断丢掉。
二、有的书只需要速读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读书慢,通常一本书需要一两周时间才能看完,其实慢不是问题,有的书就是需要慢读,慢说明你在线性的读,伴随着思考、顿悟、琢磨。慢慢地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快不了就是个问题。
自然界中的很多东西都遵循二八定律,当然书也不列外。通常一本书20%的篇幅讲了这本书的80%的内容,其余的20%的内容散布在书中80%的篇幅中;对于这种类型的书籍,我们没有必要逐字去读,应将自己的主要时间花费到80%的内容中,这样无疑我们能够在较少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东西,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具体的方法在上一篇文章中做了说明)
三、阅读一本书前必须速读
速读的原理 :一本书是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快进看完的,就像以前的阅读时撒网捕鱼,你可能想的是怎么把网做的越来越大,怎么一网下去能捞到更多的鱼,而会速读的人都是使用鱼枪,一次就瞄一条,但是瞄的那条一定是最大的。
而快速阅读的过程会激发自己的问题和好奇心,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书中找答案,就是不同的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