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今社会,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决定了他能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活或工作上的难题。
知识的背后是思维的培养。当我们对于某些事情拥有相关的知识,我们就拥有了解决这类型事情问题的思维。
然而世间事物千千万,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要一个医生解决探索太空的问题,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更让各自知识领域的人才,无法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所以,给自己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让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涵盖生活的大多数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怎么才算得上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呢?可以从三个层面出发。
从上至下,这三种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好比科学知识,我们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必须要遵循各种物理法则。尽管我们无须成为物理学家或者科学家才能够掌握其中的知识,但一些基本认知,诸如缺氧会死,流血过多会死,不能长时间直视太阳等等常识,我们通常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会让我们更安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而专业知识,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专业知识可以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思维,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确立自己的生存价值。例如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就是用来治病救人;企业家,他的专业知识就是帮助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专业知识的应用。
至于相关知识,就是跟生活或工作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一定非常有用,能够立刻显示出它的用处,但积累下来,能够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提升我们的生活效率。例如一个小说家,他想要写出惊世骇俗的故事,除了有高超的文笔,巧妙的情节构思这些本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生活上的知识,甚至是其他专业范畴的知识。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千变万化,不可能只有一种面孔。相关知识掌握得越多,小说自然写得越精彩丰富。
因此,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必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去做,否则搞错了方向,到头来很可能就会本末倒置,弄巧反拙,浪费时间而不得法。
那么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去建立这个知识结构呢?有三大原则。
1.专与博相结合
鲁迅曾说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也要泛览。”说明读书,一定要广博。
然而单纯的广博,很可能获得的知识不成系统,比较凌乱,无法给予自己确切的帮助,所以“专一”的读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我们没必要分隔来看待专与博这两件事,毕竟积累知识,我们需要专博结合,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广博阅读,掌握信息;在广博阅读的前提下,对应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获取理解。正所谓“一理通则百理明”。
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朝着“通才”这个方向提升,基础知识既是扎实,知识面又是广博,具备一门甚至两门的专业知识,在现今社会是非常有用处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单一型人才已经不吃香,复合型人才才是时代的需求。
所以,以专业知识为主,同时兼备其他的知识结构,才能让自己的价值产出更大的效用。
2.以个人情况基准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们获取的知识也不尽相同,故此,每个人拥有的知识结构也就不会一样。
不同的知识结构,早就不同的能力。文学家拥有的知识结构,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文字和语言运用的力量;企业家拥有的知识结构,则可以让他们掌握高水平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发展路线。不同的知识结构,能让你在各自从事的领域内,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所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以自己为出发点。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决定了他应该掌握的知识方向。毕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确立自己的方向,然后按照这个方向来积累相关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在那个领域内做出一些名堂来。
“因材施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知识结构保持可调整的动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界不断变化,当然知识也会不断更新。
旧有的知识体系老化,就要被新出现的知识替代。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落后于人。
几年前我们手机还没有微信这个东西,现在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都会安装一个微信。老一辈的人,如果不懂得运用这个工具,在联系他人方面就会少了很多便利。也就是说,谁能够掌握新的知识,谁就增加新的能力,谁就能够脱颖而出。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得如此迅猛,知识量成倍增加,单纯地掌握专业知识,是难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需求的,所以利用多一点时间,多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其他范围的相关知识,充实自己,就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保持阅读的习惯,是我们了解新知识的渠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调整知识的学习。比如今天你喜欢栽种,于是学习盆栽种植的知识;明天也许你就爱上了设计,那么你当然就要转移知识的学习方向。
一个人随着自己的物质、兴趣、爱好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学习的目标也应该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知识的学习方向,很容易故步自封,无法让自己广博起来。
好比你以前是一个小职员,不用学习演讲技能,甚至跟别人交流也用不着;但一旦你成为公司的掌权人,这时你必须要抛头露面面对商家和合作伙伴,这时你只有掌握演讲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你的工作。这就是知识结构的动态调整。
很多事情,往往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了就要开始学习。learning by doing,做着学。
建立知识结构的方法
建立知识结构,大概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可用,就是系统法,网状法和移植法。
系统法,就是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按照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整理知识的思维方法。例如,我们围绕着一个主题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就是系统法的应用。按照一定的要求,把那些零散而不统一的材料组织起来,以一条中心来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就能把知识整理成较为一种系统的门类。哲学家能够从一点水悟出世界变化,科学家能从中测量出水的纯净度,然后分别以此归类到各自的门派之中。我们对于知识的积累,可以做到这样。
网状法,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它们形成有逻辑顺序、结构清晰的知识体系。通常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每一本书都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个逻辑框架,简化书中的内容,把重点组合起来,抽取概念或原理,就可以清晰看到这个体系。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如思维导图,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我们梳理掌握知识。
移植法,就是把学到的知识,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应用到其他类似的范畴上面,来理解或解决其他领域的事情。如孙子兵法本是战争的指导法则,但我们用在商业竞争上,就是知识的移植运用。化学反应本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用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擦出的火化,也是概念移植的运用。很多时候,本专业的知识,其用途不一定局限应用在专业上面,也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范围上。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不同研究对象或问题的共同点跟类似点,就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甚至解决问题。
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可以交叉运用上面这三种方法来积累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我们就能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合理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