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n
前几天,我参加了双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答辩时,评委涉及到选题意义上作出提问。
“你为什么选这个方向呢,这与我们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相关性并不大吧。”
“因为我在那个环境里有了三年的经验,我喜欢那个地方,我想为那个地方做点事情。”
“可是你光有情怀有想法,做出来的东西看不得,方法不对,质量不符合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
嗯,做事只谈情怀,不谈专业技术都是耍流氓。
毕业季的到来,让我更多的关注论文写作方法,这样的技巧经验可能在一年后,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于是写了这篇个人总结。
课题论文写作总结|社科问卷类
笔者根据参与学校课题、论文写作与答辩经验得到的一些经验与结论,希望对自己需要使用的时候有所帮助,作为参考。也分享给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若有问题还请大佬们指正,毕竟我班门弄斧了。
1.课题与论文
课题与论文不是等同的,因为课题的题目太大了,属于很大的研究方向,而论文篇幅有限不能够说清楚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论文要从课题的一个小方面来具体阐述,详细有侧重地来做得到的效果会更好。
本人曾做过一篇论文,就是直接从课题转化成论文来写,而导致没有办法权衡重点,讲不清楚,且立意太大,容易站不稳。
2.问卷设置问题
问卷设置一定要明确自己想研究什么,然后针对性去设置问题,才能够去研究透问题。问题设置不能够模糊不清,要有清晰的逻辑顺序,同样在设置选项时也是如此。题与题之间,有呈递关系,比如要让知道受众知道研究的东西是什么,再问对他的了解程度、认知情况等。
完成问卷后,也可以先做一些小样本的预测试,来看看一些问题细节,避免后期出现大样本完成了问卷调查,才发现有问题存在,这样后期再来修改,就浪费时间与精力成本。(痛心疾首地反思)
3.专业知识
至少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专业知识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是啥,概念要清楚,不要想蒙混过关。(专业老师答辩的时候真的很严格呢)
多看文献,不懂就去找文献,不要全听同学的看法,因为可能研究侧重点不同或者知识结构不全面而会导致偏差。现在本科阶段接触到的论文,可以适当参考已有的文献的框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用语等。(敲黑板)
那么创新的话,只要靠想法立意了吗?这是我的疑问。
不要想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都是有严格的标准在那里的!
达不到标准就完蛋了哦。
4.最了解论文的人
指导老师不一定可以给你全面指导,也不一定专业。因为指导老师也是有针对的方向研究的,除非是做他的研究方向下的论文,可能在你的研究里,并不能够给你最全面的最准确的指导,所以文献成为最佳的指导,多看并且要看懂,适当借鉴研究方法。但是老师会告诉你一些普遍存在的大问题,一定要仔细虚心听取,不然在答辩时,你就会发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是多么的准确,以及扎心。
所以最了解你做的东西的人是真正做这个事的人。而不要像陈奕迅唱的红玫瑰里面的那句,
“说来实在嘲讽 我不太懂 偏渴望你懂”
来形容答辩时候的你与评委老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
5.论文格式与细节问题
论文格式可以说是最直观地表现你对这份论文的态度与付出程度了。
Tips1:在电子版上看不到这些格式问题,打印成纸质版来看,可以发现很多电脑上发现不到的问题。
Tips2:通读全文。
论文格式重要的程度,重要到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想不想继续读下去,或者一看就觉得你是水过来的。
细节问题就是,不要遗漏数据,内容说明前后矛盾,错别字。我记得我同学讲一个她老师的例子,一篇博士论文就是把指数上标打错了,结果答辩没通过,导致毕业延迟。不知道真假,但足以说明细节问题真的需要我好好反思的。
6.答辩现场
提前准备:一套正式的服装+好看简洁的PPT(带U盘)+纸质版论文+笔
答辩时注意不要讲太多废话,不是鸡汤时间,要简单明了地告诉大家你要干啥,为什么干,怎么做的,做出什么结果了。(尽量呈现论文特色,亮点)
讲话有条理一点,表述清晰一点,有自信一点,不用太紧张。老师的问题能回答就回答,不要瞎编。但是不喜欢自己只回答 不知道,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自己的思考、改进方式以及“明白”,“下来会改进”,“谢谢指导”之类的话呢?
另外听答辩的一些思考
老师问一位学姐,“最近是不是太忙了,没时间去准备,你的能力不该只是这个样子。”
突然有点感触,一个人成功可能只是某件事上的成功,而不代表在其他事上也能成功,也不一定是这个人成功,同样失败也是。
失败可能只是这件事,而不一定是你这个人。
不要说以前的做事能力有多强,但是对于此时此事敷衍的话就是失败的。所以把很多的每一次都当做很多的第一次用严谨的态度来面对。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经历一件失败的事之后,就一蹶不振,而是越挫越勇。我以前啊,也是那个害怕失败的人呢,可能现在同样也害怕吧,但是慢慢地要有更多的勇气与更快地速度再起爬起来,像重启程序那种一样。”
“因为明天就要高考了呀,三年前与现在,不正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