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每提到外贸数据,必以实现大量贸易顺差为荣,若是哪一个季度贸易顺差减少了甚至转变为逆差,那就要人人自危、层层查找原因了。于是,在我的固有印象中,顺差好啊,赚钱,逆差怎么行?赔钱买卖。今天在得到app听了薛兆丰老师的“北大经济学课”之《顺差和逆差,哪个好点》,颠覆了原本的认知。
国家摊子太大,先从个人说起。我早上每天在门口买一张鸡蛋饼,这时候我与早餐店的关系就一直是贸易逆差,因为我一直付钱,它一直供货。那我和楼下的药店、街上的公交车、加油站等等,也是一样,都存在贸易逆差。而与我是顺差关系的,只有我工作的公司。我写代码,它给我发工资。不过,这样一直生活,也没感觉哪里不好。我没有时间去做早餐,也不会做药,更不会存储石油,我用我所长——写代码,来换取其他商品,这正好符合比较优势。小农社会之所以生产效率较低,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每家每户都追求自给自足。
将这个浅显的道理提升到国家层面,也是适用的。举一个简化的例子,美国从中国买大量的纺织品,意大利又从美国买大量的计算机,中国又从意大利买大量的皮具。从原理上来看,每个国家各尽其能,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国家贸易中,从全局来看都会受益。
但实际情况远比理论复杂,国家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国家的利益最终体现在一个行业、一个集体、每一个人。每一宗国家贸易,都会涉及到本国消费者、本国生产者、国外生产者,自然牵涉到各方的利益。比如欧洲对我国经常发起的纺织品反倾销调查,背后的主导利益方就是欧洲各国的纺织行业,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虽说是英国多大清的贸易逆差,其实是背后的东印度公司利益驱动下的不断挑唆。
在自由交易中,每一个人、每个国家都能保持收支平衡,逆差一方面,享受了商品;顺差一方面,赚到了钱。这是一个高度分工、高度合作、大量交易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