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文化研究 第226期
作者:秦陇华
编辑:秦陇华
近日,在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史家塬村发现一方清代道光年间夫妇合葬墓志铭。该墓志铭青石质,方形,由碑盖和碑身组成,均长63cm,宽60cm,厚9cm。碑文既有记叙逝者名字、职业及生平事迹的“志”,又有表示对逝者的悼念和赞颂的“铭”。碑文字体方正,笔画工整,有如字帖,是一方民间较为罕见,书写格式、制式规格,保存完整的墓志铭。尤其是铭文观点独特,富有哲理,给当代人以启迪和思索。
碑盖四周雕刻有蔓花和祥云纹,中间从左到右刻有18个篆体大字:“皇清大德望华亭史公德配太君梁孺人合葬墓志铭”。碑身刻有志文23行,共740字。为方便阅读,笔者对其作了断句和加了标点。
全文如下:
尝怪近世撰述家,每遇畸人诡行,辄乐为之表襮。而于古所称庸德□□□有载笔,岂真比户可封,美不胜书欤?抑以其无足震炫耳目,遂从略弃置欤?夫自淑其躬,与世无兢,此固司徒宾兴之典,所当亟登者也。以奉所见闻所及,姨丈史公殆其人欤!公讳策,字华亭,世居邑南之史家原,祖以上代有隐德。有讳济泰者,是为君考;配冯孺人,是为君妣。公以亲老家中,弃帖躬耕以养志,深得其欢心。自太公夫妇殁后,公益自谨,言笑不苟。闺门之内,如对宾客,后进者严惮之。然公宅心醰粹,与人无忤,犯而不校之风,里人比之王彦方云。使乡举里选之法尚行,当不至以遗老终也。然积德者后必昌,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则他年蕃衍之盛,固可预决矣。元配梁孺人,即奉姨母,年十五归君。淑慎勤俭,克敬以孝,治家严正,内外饬然。公之得无内顾之忧者,孺人之力居多焉。公以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卯时归馆舍。孺人从公之殁,哀毁成疾,不就医药,年余亦相从地下。迨深明大义,不忍其夫独死者也,斯诚非凡妇所能矣。今卜吉于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日申时,合葬于村之西建东坪新茔,乙山辛向。姨弟景范命奉誌其圹之石。奉既居中表,且知公及孺人悉,安敢辞以不文,使公与孺人之事与德终湮没不彰乎!公生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九日吉时,距其歿享寿六旬有四。孺人生于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五日子时,享寿六旬有五,卒于道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卯时。有丈夫子一,即景范,娶郜氏。女子子二,一适郜门,一适张门。孙男一,名义;孙女二,长适郭门,一尚幼,例得书。铭曰: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夫唱妇随,终不异始。物有息机,人贵知止。丧死养生,吾书则已。曲中人情,深合天理。如此夫妻,古今有几!缅彼风徽,莫不兴起。
邑儒学生员愚外甥赵奉祖顿首拜撰文
邑儒学生员愚甥婿杨述□顿首拜书丹篆盖
道光十□年岁□戊戌仲冬月谷旦
(注:因年代久远碑文个字内容缺失,文中以□代替。)
撰文者赵奉祖是一名县学秀才,墓主人的外甥。
意译如下:
我经常质疑当前为什么人们在撰书写志时,每遇到奇人怪事,总喜欢大写特写,四处宣扬,以刺激人们的眼球。而对于遵循中庸之道的正人君子,却鲜有人去记载他们的事迹,鲜有人表彰他们的优秀品质。难道这样的人处处皆有,因而不值得记载吗!难道由于他们事迹,没有达到惊天动地的地步,就可以弃置不写吗!在我看来,那些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与世无争的人,他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是符合古代“宾兴之制”标准要求的。在古代可由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委任为官吏。
依据我的所见所闻,认为自己的姨父史策,就是这种人。史策,字华亭,世代居住在同官县南边的史家原。他的祖上乐善好施,明礼崇德,优秀品行得到了后裔的承袭。史策的父亲叫史济泰,夫人姓冯。由于二老年迈,史策不再读书,以求考取功名,而是回乡务农,赡养父母。在他的孝敬下,老人安度了晚年。父母去世后,史策内心很痛苦,他愈发严谨,不苟言笑。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严格要求子女,凡事都按规矩办理,晚辈见他既敬又畏。其实,史策外表虽然严肃,但内心淳朴善良。为人公道,做事厚道,不与别人争斗,从不沾染歪风邪气,乡亲们将他比作汉代品德高尚的仁人王彦方。假如古代的乡举里选制度,继续得到执行的话,那么具备优秀品行的姨夫,一定会被推荐选拔出来,而不至于一辈子默默无闻。然而,积攒善行的人必有好报。即便今生自己得不到,儿女后代也会享受到这份福分。如今,姨夫一家,子孙众多,可见就是得到了他的荫德护佑。
我的姨妈,十五岁嫁到史家,贤惠勤俭,孝顺公婆,治家严谨,内外井然。姨父之所以能够在外安心做事,主要是姨妈在内精心操办家务的结果。姨父于道光十六年(1836)六月二十一日卯时去世。姨父离世后,姨妈悲伤成疾,拒绝医药,一年后便病故了。她是不忍心姨父孤单一人在地下,便去陪伴姨父去了。这种生死相恋、恩爱相依的夫妻感情,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啊!
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初十日申时,姨父、姨妈合葬于村西建东坪的新坟,坟茔座南朝东。表弟史景范请我撰写墓志铭。我们两家既是亲戚,我对姨父、姨妈的生平事迹又很熟悉,怎能因自已的文才不高而推辞,进而使得两位老人的品德埋没,得不到表彰呢!
姨父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初九日吉时,享年64岁。姨妈与姨父生于同年,去世于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十六日卯时,享年65岁。他们膝下有一子,叫史景范,娶郜家女儿;有两个女儿,一个嫁到郜家,另一个嫁到张家;孙子叫史义,大孙女嫁到郭家,小孙女尚幼。
墓志铭的作者,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的角度,论述了评定道德品质的标准。儒学经典《中庸》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出了问题,对上不埋怨天命,对下不把过错推给别人。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著作《菜根谭》中,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庸德庸行,和平之基”。涵义是,怪异的言行、奇怪的技能,这些都是招致灾乱的根源。只有那种平凡的德行和寻常的言行,才可以保持自然法则,维护社会和平。赵奉祖笔下的史策、梁氏两位老人,一生辛勤耕耘,孝敬长辈、爱护子女、友善邻里,夫妻双方相敬如宾。他们的德行虽然平凡无奇,但其勤劳严谨、孝敬善良、淳朴纯厚的优秀品质,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的“和平之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