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似乎简单到谁都知道。街谈巷议中,“舆论”已然成了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汇,但人们往往忘记了,它还是一个专业的理论术语。恰恰是这种人人都会用的术语,可能有着最复杂最难以定义的概念。各种舆论的定义千差万别,但概括起来,分歧最集中的就是以下三个方面。
1、舆论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的。2、舆论定义最直接的分歧就是舆论是否具备一致性。 3、舆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尽管一千个学者有一千个舆论的定义,但绝大多数学者在下面三个方面有着最大公约数。
1、舆论是有力量的,不管这种力量被誉为伟大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还是被指责为群体的暴力、混乱的力量。2、舆论是表达的。舆论是一种公开的表达,反过来说,没有公开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舆论。 3、舆论是聚集的。舆论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没有网络外接,一个人关在屋里无论怎么表达,都不是舆论。
以上有关舆论的这三个共识,正好对应着舆论的三大特征:能量性、公开性与集合性。
舆论的定义,首先必须明确舆论的本体与客体是什么。
能量性特征是舆论共识的第一个特征。舆论是有力量的,那么,舆论的本体应该体现出能量性特征。比如,当人们表达要借助舆论给对方压力时,最常用的句子不是“我要让媒体反对你”,而是“我要让媒体曝光你”。一个事件,无须表明态度或意见,只要曝光,就足以形成舆论压力。曝光引发关注,是舆论最初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压力施加。李普曼曾把新闻机构比作探照灯光束:“它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那么,舆论的客体是什么?事实上,舆论的客体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现实,也可以是历史,甚至是未来。它不一定是物理存在,它可以是虚拟的;它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可以是谣言。任何一个对象,被人们所关注,它就可以是舆论的客体。
舆论是表达的。因为只有表达出来的,能量才能够释放,因此,舆论的表达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舆论的能量。曾几何时,舆论的集合性力量使它有了一个漂亮的别名——“民意”。民意可以是一种舆论,但舆论却不等同于民意。当集合的舆论主体发声时,这些舆论可能是民意的表达,也可能是被“绑架”了的民意。即便是民意的聚集,也未必是正义的代名词。它的原生态,有野蛮生长的力量,也有可能被操弄。既有大江东去的气势,也不免泥沙俱下。
我们的舆论定义最后是这样的:人类任一群体、个人或机构对任一对象关注的表达与聚集。舆论不仅是人类的一个行为,而且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世界。我们常说要按照舆论的规律办事,指的就是舆论世界的规律。在舆论世界里,所有的舆论主体、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争夺关注。
在本书中,作者尝试为舆论世界提出一个公理系统假说,并把它命名为“弱传播”。
弱传播假说认为:舆论学的初始概念就是强弱,强弱是舆论世界最重要的属性与关系,并由此建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弱传播理论一言以蔽之:舆竞天择,弱者生存。
弱传播可以在以下两种语境中使用:一种是解释舆论世界的现象,另一种是表达舆论传播的策略。在第一种语境中,当我们解释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现象或规律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是舆论的弱传播。在第二种语境中,当我们分析舆论传播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时,我们就可以问,它弱传播了吗?
提到舆论大爆发,人们往往喜欢用“舆论风暴”“舆论漩涡”这样的字眼。风和水,都是自然界的弱势群体,“弱水三千”“弱不禁风”这些成语,都是把“弱”与风水相连。风和水,平时柔弱无形,一旦爆发,其破坏力远超想象。同样的道理,从大自然的传播现象看,越弱的东西越好传播。最好的传播要像花粉一样,既容易传播,又容易复制繁殖,并考虑受众体验,给予受众利益!
舆论的弱定理
舆论世界是强肉弱食的传播世界。在舆论世界里,强弱是最重要的属性与最核心的关系,所有的属性与关系都可以转换为强弱的属性与关系。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现实中的强者恰恰是舆论中的弱者,舆论的能量朝着有利于现实中弱者的方向运动,现实中的强者要在舆论中获得优势必须与弱者相连接,必须从弱者中汲取舆论的能量。其通俗的表达是: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
舆论的情感律
舆论世界是情胜于理的传播世界。在舆论世界里,情感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是舆论世界里最容易传染的病毒,是电阻率最小的导体,是最方便存储及转换能量的蓄电池。情感是媒介,也是能量。情理之争,情感胜。其通俗的表达是:舆论是不讲道理的。
舆论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说的是人们由于害怕孤立,在公开表达时往往更容易随大流,即使自己赞同反方的观点,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更加强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而那些沉默了的内容往往都是舆论世界的弱项。
舆论的轻规则
弱传播理论的轻规则:舆论世界是避重就轻的传播世界。在舆论世界里,轻与重的判断和现实世界基本倒置。现实世界中重要的东西,舆论世界未必重要。现实世界不重要的东西,舆论世界可能很重要。其通俗的表达是:轻的东西最好传播。
简单举两个例子:对于一场比赛,名次结果原本应该是最重要的,可是当电视《我是歌手》节目有人退赛时,冠军被冷落在一边,退赛的人反而上了头条。国家领导人出访,本来两国关系是大事,但最容易引发关注的却可能是第一夫人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