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
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秣陵县,秦汉以后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国时孙权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说。
宣城
宣城郡是在东汉设置,汉顺帝刘保永和四年(139)至汉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在丹阳郡南部置宣城郡。以境内有宣城县而为郡名。区域包括今安徽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宣城市一带。
嘉兴
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枫桥
江苏苏州西郊的一座古桥,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跨上塘河。旧名“封桥”,因漕运夜间封此桥禁止船只通行。后讹为“枫桥”。
阊门
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馀杭
今杭州市北部。秦汉时期,余杭属会稽郡。三国时,余杭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
西津渡口
西津古渡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
会稽馀姚
今浙江余姚。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虞翻是会稽馀姚人。
查渎
今大约在杭州南部。
淯水
今"白河"的古称,亦作“育水”。发源于河南省南召县境内,流经南召县、南阳市区(古宛城)、新野县、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在襄州区与唐河交汇,称唐白河,唐白河在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汇入汉江。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即是此处,今南阳有“魏公桥”就是以曹操命名。南阳白河淯阳桥得名亦来源于此。
大宛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亚国名,是中国汉代时,泛指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居住大宛附近各国图的国家和居民,大宛国大概在今费尔干纳盆地。
益州
中国古地名,汉武帝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益州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
汉中
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今陕西汉中市)。西汉初迁至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碣石
碣石山,山东省无棣县山峰.
豫章
豫章郡,郡名,楚汉之际置。治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