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小兵是一名来自秦岭大巴山区的留守儿童,和中国大多数90后的孩子一样,爸妈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直到小学毕业之前,都是这样的状态。
印象深刻的除了黄家山的青山绿水、鸟鸣兽叫,以及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之外,就要数陪伴他整个童年的两条狗,不知道怎么叫,名字是根据颜色随意取的。
一条花的叫阿花,一条麻的叫麻狗,都是纯正的“中华田园犬”。它们和周小兵一起上山下河、逃学打架、智斗牛蛇;也在冬天暖脚、夏天洗澡;在周小兵坐车时追车,回家时拥抱......可以说它们和周小兵的亲人、老师、同学一起,陪伴周小兵大半个童年,有欢乐也有泪水。多年以后,周小兵回忆起来依然感概万千。
《一人两狗,三尺童子》,写的不仅仅是人与狗,也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部变迁史。
故事,正在黄家山精彩上演......
第一章 三年,四个学校
第一节 从“大队部”到“村委会”
1999年,农历兔年中秋,周小兵六岁了。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部分偏僻农村,这才是孩子们第一次踏进校园的年纪。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没有大班、中班和小班,当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校。
周小兵第一次踏进的是村里称之为“大队部”的一座小瓦房。
“大队”这一级组织是新中国从1958年开始伴随着生产“大yj”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