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你可以深度学习的国学课程开设出来了,
它已经进行了两学期,
学生们都认真投入,
快乐地学习。
这个课是怎么上的?
都上了那些课程?
未来要讲什么课?
同学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说给你听。
上海交大哲学系杜保瑞老师
2019年08月22日
壹· 我讲课的目的 ·
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
笔者向来有观点、有使命。
使命就是要好好弘扬它,
观点就是能说清楚明白它。
为了说清楚明白它,
笔者在中国哲学方法论上下了不少工夫,
提出不同于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
牟宗三、劳思光的许多观点,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很学术性的。
虽然如此,
对学术界的影响目前来说似乎还说不清楚。
因此,
为了推广我的研究成果,
我积极努力教学,
主要是要为了让广大的学生有更好的研究方法,
进而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研究。
对于学者而言,
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持续原有的模式,也是不错的。
但是,我的研究成果是有价值、有贡献的,
我想我必须把它传播出去的,
否则也不符合我弘扬国学的心愿。
所以我不断追求这个理想的落实。
来到大陆教学已经两年了,
有时候到大学去演讲或是做系列课程讲学,
有时候在民间做国学演讲或课程,
都可以发挥我的专长。
虽然如此,
我对整个中国哲学研究的
雄心壮志却还是不能获得满足。
所以,
我需要一个能够全面授课的平台。
自己学校的课程总是几门课程固定在那里,
而我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研究,
是一个全面的普遍的、完整地、
融会贯通又切实可用的型态。
为达成这个目标,
就是系统地讲授经典,
这也就是我开设私塾班的目的。
那就是:
使用我的哲学研究方法讲授经典,
把经典讲清楚,
让广大的同学受益,
不论他们是否专业学生,都能受益。
至于我自己,更是收获巨大,
重点就是深入经典,提炼理论,
在讲授之际,继续创作。
藉由私塾班的开设,
我一方面可以自由地接触大江南北
各地专业非专业的学生,
另一方面我可以自由地驰骋在
所有重要经典的讲授上,
只要我目标清楚,发心纯正,
这就是一条既大且久的道路,
一个既深且广的事业。
贰· 我教学的方法 ·
从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
私塾班的课程确实是
一部部经典一字不漏地讲授,
除了佛经部分是依据
佛光山白话经典宝藏的节选材料以外,
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都是一字一句地过下去,
《阿含经》确实是材料太多了,
依据节选本已经可以掌握精要。
就在这样的讲授课程中,
我自己又再度地收获良多。
在《论语》部分,
结合夫子的话头,
把许多现实生活的良好观念带入其中,
使得《论语》的课程成为
学生生活日用直接受益的指导性教材。
在《庄子》的部分,
《庄子》内篇的讲授于我获益不大,
因为已经熟悉过度,
但是外篇的讲授却是获益巨大。
主要是外篇的观点更尖锐,
更分岐,尖锐地对立着儒家兼及法家,
分岐则是各篇文章的角度又都有所不同,
我在讲授之际,
就必须说明外篇观点的合理性,
又必须为儒家和法家立场做维护,
于是不知不觉中一个
道法家的黄老哲学就出现了,
归根结柢还是政治哲学,
虽然也是人生哲学,
但是政治的目的大多了,
为了让它成为实用有理的系统,
又不致偏颇地以为可以非仁非义又不要法令,
就必须在合理化它的文字的同时,
说明儒道法各家的种种立场角度,
就是这样的讲课,
让我在先秦政治哲学的功底上跃进了一层,
估计以后会多写些这个领域的文章了。
在《阿含经》的授课系列中,
可以说是我这一年的
私塾班于我自己受益最大的部分,
谈中国佛教哲学,
人都谈大乘经典,
都说小乘不究竟,
问题是,小乘究竟说了什么?
还有,如何哲学理论地系统化地
说清楚小乘佛教自己的观点?
能不能理论化地建构它?
把它的三法印、四圣谛、
三十七道品的种种命题系统
安置在一套清晰的哲学理论架构中?
这本身就是一大工夫,
不是简单批评小乘就完事的,
而在这一年的教学中,
我就是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
从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
的架构中,去疏解它,
小乘确实不究竟,
因为引发了更多必须回答的问题,
但是它自身的理论意旨为何?
这还得好好弄清楚,
否则学术上就没过关,
因为基础不扎实,所以讲好《阿含经》,
就是我在这次讲课中最大的收获。
我不是白话地重述它的命题,
而是哲学地建构它的理论,
佛法非世间法,
这就不是一个容易讲清楚的论点,
它也不单是思辨的体系,
它根本就是实践实修体证的结果,
它的真理观不同于西方哲学,
也不同于中国的道佛哲学,
如何说清楚它?
每一个命题都是套在
好几套基本命题之下的,
这就是讲授之际的巨大挑战
以及无尽的思辨的乐趣所在了。
这也就是我的收获。
叁 · 未来要讲的课程 ·
第三学期的课程,将进入孟子哲学。
孟子部分在来上海前已经在台湾华梵大学
硕士学分班的课堂中完整地讲过,
也是过去一段时间论文写作的
重要主题之一,
它的政治哲学、人性论、工夫论三者,
都是中国哲学史上精华的精华,
我相信本学期的讲课,
一定会结合宋明儒学以及大乘佛学
以及法家哲学的观点,
与孟子做对谈,
有本体工夫论的对谈,
也有政治哲学的对谈,
因而必然会有许多课堂上演说的精彩出现。
庄子外篇的课程中,
有好多篇极为有名的文章,
之所以有名,
就是内容精彩,
如何精彩,
必须哲学理论地讲述它才能见出精彩,
包括:
<刻意><缮性><秋水>
<至乐><达生><山木>
<田子方><知北游>等篇章,
也许五次上课讲不完吧,
没事,慢慢讲,讲到同学都熟悉了再往下走。
下学期的《增一阿含经》是我自己
最为期待的课程,
过去我在大乘经典的讲授也较多,
《阿含经》讲得少,
《增一阿含经》就是
小乘到大乘过度的经典,
我在讲《杂阿含》、《长阿含》、
《中阿含》的时候,
就不断申述大小乘义理融贯的主张,
不是没有意旨的表面冲突,
儒道法家也有意旨的表面冲突,
但我都在做融贯的工作,
关键就是每家有自己没看到的地方,
所以批评别人,
指出问题的不同,
就能融贯儒道法。
但是,
小乘经典没有批评大乘,
因为还没有大乘经典,
反而,
小乘经典中出现了大乘经典的作法、
观点与理论的前提,
所以顺而推之,
大乘的观点就出现了,
至于大乘经典对小乘观点的批评,
那只是方便说法,
言溢过头之说而已,
《阿含经》都是佛说的,
岂可妄议,
只有学理不通之修行者的
行为与言论可以批判,
也就是骂骂阿罗汉可以,
而没有《阿含经》的理论可以批判的。
当然,
大乘意旨更见深刻精彩、
无法言传、不可思议,
所以,在《增一阿含经》中的
由小到大的意旨阐述,
就是我最期待的一刻。
肆· 同学们的学习 ·
私塾班的同学,
许多都不是科班的哲学系
或中文历史系出身的学生,
但没有人对国学经典
不抱学习的欢喜与热诚。
大家在听课之际,
每每告诉我必须
重复听许多遍才会完全吸收。
是的,
因为哲学地讲国学
并不是在讲历史故事而已,
也不是在做知识白话翻译而已,
而是在做头脑的思辨,
当你听懂了的时候,
就是你可以讲授也可以运用的时候,
一句话,
就是你武功练成的时候。
所以,
第一次听课是看表演,
重复听课才是自己下场练武,
等可以写心得或提问了就算是练进去了,
等可以讲课了,
就是练成了,
但是,
练是练成了,
练了几成功力?
这是可以无限上升的。
我们的私塾课程
既是老师练武功
也是学生练武功。
老师练武功是融会贯通、清晰讲授;
学生练武功是了解理论、为我所用。
私塾班将要讲授的经典,
一部也不重复,
所以学生可以无限期地享受学习。
两年私塾硕士,
六年私塾博士,
待完成六年私塾博士之后,
学生将变成老师,
无限期地在私塾班协助教学。
目前,
私塾班第二学期课程部分已经结束,
同学们都正等待着心得发表的时刻,
同时也是第三学期新生入学、
旧生复学之际,
将我自己这一年来的教学收获整理如上,
和大家分享,
并期待着第三学期的课程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