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别人东西
一、交流中理解对方的能力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这个“知彼”,真的很难。
对大多数人来说,“我想说什么”,比“他想听什么”要容易多了。
尤其是在双方知识储备、性格特点相差比较远的情况下……
我们有个认识,最好的课堂,并不是“老师非常漂亮非常连贯地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易懂,所有学生都听懂了”,
而是“老师提供合适的材料或环境,所有知识或者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教师只是偶尔点拨一下”。
也就是说,这种极致的状况下,教师的重点甚至不是“如何说”,而是“如何听”,听懂学生所表述的他的思路、理解学生已经走到哪一步了、在哪里遇到了困难等等,然后才能由此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方式来点拨。
依据自己的家教经验,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塔哪里不会!
二、对常见难点的预估
由于如前所述的“天赋”差异,以及实际教学中的时间、人手等限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课堂都完全从头开始试探学生们哪里不懂……
这时,“知道这个程度的学生通常在哪里有困难、通常如何解决”,这种经验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
通俗地说,“虽然我看不出来/没空研究这孩子为啥不懂,但是根据经验,这样这样讲一下,大部分孩子都懂了”……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教学经验”差异。
这个方面相对容易学习,只要老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告知新教师,新教师就能快速成长,事半功倍。
并且,这些例子、这些处理方法可以作为“提升理解学生的能力”的学习材料。
新教师听到“孩子通常在这里不懂”,就可以体会“如何拆分知识难点,寻找学生可能不懂的原因”;
新教师听到“一般这样这样讲就懂了”,就可以体会和思考“这个处理方式是如何针对孩子不懂的点进行改进的”。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普通学生学到减数分裂就发懵了,要100%分解知识,手把手教如何数染色体诸如此类。
三对所教授内容的了解程度
如果自己都半懂不懂,讲着讲着就得停下来重新梳理思路就是很常见的情况了……此时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顾忌听的人的感受……学生觉得很难懂真是再自然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