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通常会用到认知设计,神奇的视觉感知会让你对自己的产品设计充满好奇。在我们产品设计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感知呢?没错,那就是“经验”、“环境”、“目标”。
其实“眼见非脑见”
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格式塔理论解释了眼睛如何观察物体,以及大脑如何翻译从眼睛传过来的视觉信号。
科学表明,我们眼球中视神经结成束的地方,正对瞳孔,如果光线正对着落入中央凹,椎体细胞和其它感官细胞充分发挥作用,看到的视野图像最清晰。那么目标会影响感知。边界的视力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对于感知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边视觉更为关键。
对于产品经理,我们要知道这几件事:
理解用户目标:目标强烈左右用户能感知到什么。在一次交互的每个点上,确保提供了用户需要的信息。
信息位置可见:信息出现在用户可预期的地方,最好是与操作就近的位置。
留意边界视力:虽然屏幕中央是重要的视觉区,但是别忽略周边视觉区域。
温馨小贴士:如果你想让用户集中 注意力观察屏幕某处,就别在周边视觉区域内放置动画和闪烁元素。最重要的信息(或希望用户关注的内容)要放在屏幕的上面三分之一部分,或者放在屏幕中间。
懂心理学才会设计
对于商店属性类的产品,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产品策略、用户界面、技术体验及运营手法,让用户付费购买。
其实,往往,“进步、掌握和控制感让人更有动力!”
如果你想建立起用户的忠诚度(比如让网站有回头客),就要挖掘用户的内在需求(例如和朋友联系或是掌握新知识),而不是添加让他们付钱购买的服务。如果用户不得不完成一项很无聊的任务,不妨直接告知他们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也许会更有帮助。想办法帮用户设立目标并追踪进程。
另外,了解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及行为,会让你在产品设计中很好的扑捉用户的心理变化,在最为恰当的点让用户做决定。
不要以为物体出现在屏幕就一定会被用户看见,特别是刷新页面出现改变时,用户很可能完全意识不到页面前后的区别。如果你要保证用户注意到界面上的某处改变,应该增加视觉提示(如使之闪烁)或者听觉提示。
总结一句就是: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而不是基于业务或者工程模型,更加不是基于你自己的想法。产品经理在做购买引导时,就应该结合用户的心理模型,一旦我们懂用户的心理,那么就很容易理解用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