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完《由东向西看教育》,作为家长收益颇多,和孩子一样,更需要学习的是家长。
周成刚,新东方的ceo。作者用五年的时间走访了北美、欧洲、亚洲、近20个国家的百余所世界顶尖名校,印象最深刻的是同学们一张张自信的笑脸。
就像英国的夏山学校创始人尼尔先生说的:我宁愿夏山学校培养出一个快乐的马路清洁工,而不是一个神经质的首相。
相比美国的精英教育、欧洲的素质教育,我们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
每个孩子的教育都会由三个部分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孩子经济上独立、思想上包容、人格上独立、勇于担当,做一个幸福的、身心健康的人。
中国的孩子越来越宅了,而父母越来越全能了
中国的家长从过去的包办婚姻到现在包办教育,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过度养育。
从小到大,兴趣爱好、学校选择、都是父母安排。不管孩子内心诉求是什么,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学习。
苹果永远是去皮的,橘子永远是剥开的,饭菜永远是准备好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张麻木的脸和无可奈何的表情。
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了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就像一张白纸。
美国一所名校教授说:他们当初觉得中国学生聪明,能吃苦,因此投入大量的奖学金去招收和培养中国孩子。但后来发现,这些中国孩子有了好工作以后,就觉得完成了人生使命,不再寻求进步,失去了继续去推动和改变这个行业的动力,他们的激情与内心的渴望也就此枯竭。
家长的过度养育,让孩子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脆弱和不善交流,生存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很欠缺。
就像媒体报道那样,很多的高考状元最后几乎没有人成为商业领袖,我们培养的很多奥数竞赛获奖者,很少有人成为世界顶尖的数学家。
好像成功的定义就是成为马云,当老板、企业上市、赚大钱。而忽略了个人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我们应该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化,要知道我们和孩子是两个时代的人,不要想着改变孩子,而是改变教育方式。
孩子成长本来就需要时间和等待,所谓成功都是阶段性的,只有成长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