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所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及绘本研究者,都会对【美】李欧.李奥尼深深着迷。他是绘本界大师级人物,多次获得绘本类国际顶级大奖。在世界各地,李奥尼拥有数不胜数的儿童粉丝,孩子们都深深地为他着迷。我也曾以为:“他的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也许只是比别人画的好一点?绘本吗,特别是孩子喜欢的,那应该是很浅显的。”
可当我翻开李奥尼的绘本后,我承认一口气读完他的六本绘本后,我已经与他产生强烈的共鸣。我立刻决定,收藏他的全部绘本,以这种方式向大师致敬。
真正的大师是什么吗?他所有的人生智慧,都用最简单却最深刻的语言表达,配上细腻无比的插画,瞬间温暖每一个阅读者的心。李奥尼是非常少见的绘本作家,他用远超出插画水平的文字,为我们解读了一个智者内心充盈的世界。
虽然他是因为画画和设计成为知名人士,但是他其实还是经济学博士。他的故乡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之后他去了意大利,后来去了美国。他的父亲是一名珠宝设计师,李奥尼在很早时就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才华。
从李奥尼的绘本中,每一个故事,你都会发现,故事的主角虽然大部分是小动物,你却都能找到人的生存智慧。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总有像故事里的朋友存在。甚至你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李奥尼早期功成名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却放下了别人羡慕的一切,选择辞职告别了名声、地位与财富,离开美国,在众人不解中选择了回到意大利,开始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从无意中给自己的孙子讲故事画画开始,最终成长为一个全球顶级的绘本大师。实在让人感慨,人的一生,很多积淀,在你转身时,才会发现那种源自内心的欢腾。
《田鼠阿佛》这个绘本故事是讲靠近牲口棚和谷仓,住着快乐的田鼠一家。随着农夫们搬走了,牲口棚废弃了,谷仓也空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了,田鼠们开始为冬天储备粮食,他们天天都在干活,搬运各种食物,大家都在为了生计忙乎,只有阿佛除外。大家问他为什么不是发呆就是要睡觉的样子,阿佛的回答看起来格格不入:冬天就要到了,日子又暗又冷,我在收集阳光。冬天是灰色的,我在收集颜色。冬天大家话会越来越少,我在收集词语。
大家虽然当时不能理解阿佛所言,但是谁没有去责备阿佛,也没有试图去改变阿佛。
冬天到了,随着食物越来越少,当啃光了最后的食物,大家感到越来越冷,甚至不愿交谈时,他们想起了阿佛收集的那些东西。“怎么样,阿佛,你收集的那些东西呢?”
当阿佛开始讲述阳光时,他们感到了阴冷的洞穴里,充满了温暖。哇,阿佛的声音是如此有魔力吗?当阿佛讲述颜色时,他们看到了眼前的五颜六色,当阿佛将收集的词语变成一首充满四季轮回与生命激情的诗句时,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欢乐,“哇,阿佛,你真的是一个诗人。”他们赞不绝口。
阿佛红着脸,害羞地说:“是的,我知道。”
听完这个故事,你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不管是诗人,还是其他艺术行业从业者,整个创作过程是非常孤独的。阿佛在日子滋养或是贫瘠中,观其画面,他总是不从众、不聚堆的那一个。绘本中在开篇交代了美丽的大自然,热闹的牲口棚和谷仓,暗示着小田鼠一家曾经“背靠大树好乘凉”,吃喝不愁。而随着万物萧条,农夫们的离开,牲口棚和谷仓不复存在,暗示着小田鼠一家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他们积极自救时,阿佛却一如既往的当个看起来不干活、无所事事的“收集者”,似乎都是些没用的事。但是他们出于一家人无条件的爱与信任,他们没有要求阿佛变成他们的样子,而是选择了尊重阿佛自己的生长节奏。给了阿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不被打扰。他们用这种方式去成就阿佛的梦想。当有一天,阿佛开始展示他的收集成果时,他带给大家的愉悦和精神盛宴,让田鼠一家感到了无比的幸福与温暖,当然,还有更多的,是家人没有说出的欣慰。
正如所有文化产业者,他所传递的价值,是超出物质本身的。当人的欢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随着物质的变化或损耗,人的情绪就随着失去而不可控。但总有一些人,可以给我们留下无数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若干年后,一看到他的作品,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力量。这就是即使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能让自己过得更愉悦?更幸福?好的文化成果,就有这样的魔力。
虽然,这些文化产业工作者,创作的过程是非常孤独,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通过他的作品影响更多的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总有人要去收集思想,在收集思想的过程中,亲爱的,你已经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充盈与丰富,这就够了,难道不是吗?
最后,妮妮将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翻译的李奥尼笔下的这只田鼠阿佛,他对自己的四位家人所诵的诗句,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李奥尼质朴诗句中流淌的深情。
“谁在天上撒雪花?谁融化地上的冰块?
谁会把天气变好?谁又会把天气变坏?
谁让四叶幸运草在六月里生长?
谁熄灭了阳光?谁又把月儿点亮?
是四只小田鼠,他们都住在天上。
是四只小田鼠……就和你我一样。
一只是小春鼠,打开雨露的花洒。
跟来的夏鼠喜欢在鲜花上涂画。
小秋鼠跟来时带着小麦和胡桃。
冬鼠最后到......冷的直跺小脚。
想想多幸运,一年四季刚刚好?
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
妮妮写于2015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