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遇语荷赏枯荷
张范津
因为大雪延期,“我看泉城 百善骈臻”采风活动座谈会暨创作分享会,终于在12月19日成功举办了,这一天我们一行被带到了“语荷田园”。
语荷田园位于羊范镇政府驻地北部1.5公里处的北唐村。
按季节,此时是不该称之为隆冬的,但又却有典型的隆冬特征,因为寒冷是确实也是最现实的感受,一股股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而卖力推进隆冬进程的就是12月14日的那场大雪,也因这场雪的光临,扮靓了语荷田园,并让它收获了久违的“银装素裹”。
语荷田园经理张宏丹女士是位艺术细胞非常丰富的一个人,对于积雪的清扫,真是蛮用心的。根据园区特点,她只安排了对办公区域的清扫,其他地方则仅限于那些必须通行的小径。受益于如此良好的决策,使园区基本保留了这片雪景的原貌,无疑也就留住了那原生态的美。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距城市不远的郊野竟还隐藏着一片仙境式的枯荷。
分享会结束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与会的各位老师们面对如此妙境,怎肯放过?在张宏丹女士的引领下,大家一同来到了荷塘。
水凝为冰,一片淡雅出尘的枯荷凝结在冰面之上。
冰面被雪覆盖着,或许是风的作用,或许是冰下水流的影响,雪的薄厚并不匀称,甚至还有一片儿一块儿的融化,没有被皑皑白雪占据的地方,裸露出了微暗但晶莹的冰面,为这塘枯荷铺染了浓浓的水墨意境。
荷竿被凝冻在了冰面上,好似被护架支护着,加之没有风的作用,所以未见日常所呈现的摇曳和婆娑。土褐色的竿叶描摹着它既成的干枯和凋残,大部分叶盖已经断去,即便有叶,也已支离破碎。也有一些因受莲叶的拖累折倒冰面,因身负莲蓬之重而弯腰低头。
夜幕即将降临,我们站在漫水桥畔远望,目光所触,满池舒朗的枯荷,被一层薄霭笼罩着,在夕阳余晖下,辽远的苍茫和眼前的洁白相映衬,呈现眼前的竟似一池败落的线条,虽七零八落,毫无章法,但却疏影横斜,错落相宜,熠熠生辉。而一经日影的协助,便勾勒出了一幅静谧幽雅,韵味无穷的水墨画。又宛如徽宗复生后,一气呵成的一件章法灵动的书法作品,笔痕外露,瘦劲、洒脱、畅快。向人们毫无保留地袒露着自己芬芳摇落后的风姿,历经沧桑后的回眸,凄美外表下的风骨,孤高深处的自信,以及虽残尤美的韵味,天道轮回的落寞。无声地诉说着,关于光阴的禅意迷蒙的故事,给人以深深的思索,一种异样的趣味。
看着这半是萧条,半是歌诗的满塘枯荷,不由让你顿生满园春光皆逊色,一池枯荷胜春光的感叹。见此景色,有老师竞显露出行者悟空听菩提祖师讲道妙音之后“喜不自胜”“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情致来了。
其实,对于这枯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红楼梦》中《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描写了贾母带来一杆人马秋游大观园的情节。在乘船从荇叶渚到蘅芜苑途中,“富贵闲人”宝玉看到一些“破荷叶”,觉得甚煞风景,因此,便没好气地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面对于此,而黛玉却有着别于宝玉的参悟和坦然,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幸好有李商隐的诗句,有林黛玉的感叹,才留给了大观园一处别样的景致。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一天王阳明一行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曰“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王阳明花与我心同在的理论,意在告诉人们,万物皆源于内心,你的心境是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乐观的人,世界自然明亮;而悲观的人,世界必然昏暗。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花既如此,枯荷亦然。所以,对于一到秋末,就为荷莲的枯萎而伤心的人,一定要告诉他,你大可不必。既不必伤春,也无需悲秋。因为伤悲是自己的事,与草木盛枯了无相干。
随着季节的变换,在秋雨朔风的吹打下,荷莲枯败,是季节的安排,时光的催逼,没有谁可以留得住,而且也无法留住。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时光匆匆的脚步里,无论繁华与平静,强健与朽迈,显达与困顿,还是春花秋月,阴晴圆缺,花红柳绿,枯枝败叶,都不过是对某人、某事、某物在某个时间段状况的描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一颗平常心,去欣赏,去接受这个世界,岂不足矣。
而此时,你带着枯荷所引发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将对枯荷伴随死亡韵味的审读,看成是对它所孕育的春的苏醒的瞭望,把对盛枯轮回的关照,理解为是对自己在这场有去无回的旅行的体验。岂不更好?“枯荷为夏,落梅成春,荷枯梅落,花开锦年”这就是古人的辩证,就是对物哀之美的欣赏。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若不悟,什么样的风景都是看不到心里的。
人生如荷,皆有轮回,不同的是一隐一显。荷如人生,皆有死毁,相同的是要将修行自始至终。要学会在纷乱的尘世里,活出一份诗意。虚己以游世,乘物以游心。上班即上班,退休即退休,什么年龄干什么事。需要谨记的是,如林清玄先生的散文《请珍惜你生命中,那些不紧急却重要的事》所提示,尽量让自己的眼中和心里多一些“重要”,少一些“紧急”。淡看悲伤与忧虑,把快乐当成生命的主题,即便老朽,也要有风骨、有意蕴的干枯。此即所谓审视生活的最美状态。
我忽然自问,产生这些奇怪的想法,是老了还是“不惑”的开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不然你也去语荷田园走一走,看一看,是否也会得到如此“谶示”呢?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