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于儿童的错误行为只是采取制止或警告的办法,那么他未来也必将是个缺乏意志力的人。
对于儿童的引导,我们既要给予他们及时必要的指引,又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力量克服一切。
书中提到个一年级的小男孩维佳,当他出现偷东西的苗头时,老师们并不是在班里揭穿并严厉批评维佳的行为,因为维佳自己也知道是不对的。
但这样的行为也的确需要引导,该怎么办呢?
那就是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他经常有机会在两种不同行为中作出选择:是为了集体的利益选择诚实高尚的行为,还是选择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
这一切都由孩子自己做出抉择。干坏事可以不费力气,但是马上就会有人说他是个干坏事的孩子,表现出高尚的品德,确实要难但大家会发现他的优点,并且给他好评。
最开始老师倡议集体订儿童报纸,每个人凑一点钱交给维家收钱和保管。回家费了很大的劲,才做到对集体的钱分文不动。
后来老师又把装订从橱窗上取下来,报纸的任务也交给了维佳,并几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这都让他体会到了喜悦。
等他到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有小锯条不见了,老师到维佳家去的时候,正碰到他在锯东西,老师却什么也没说,维佳的脸却红了起来。第2天老师向孩子们提议收集破铜烂铁,用来买小锯条,维佳不但收的最多、卖的最起劲,还把自己多的分给了其他同学。
这之后工作室的锯条或者胶合板再也没有少过,夏天搞行军活动的时候,维佳不止一次被指派去看守同学们的衣物,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
不过到了三年级末的时候,维佳用了集体的画册画画,放在自己的家里。
书中有一段特别动人,也尤其可以看得出因人施教是多么重要。他的动人在于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和善意:对于一般孩子可能就会被取消某次集体活动的资格,但是维佳他个人荣誉还不强,很不牢固,公开谴责只会使他远离集体,打击他进行思想斗争的积极性,而把这个积极性保持下来对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老师课后把维佳留在教室,不动声色善意地向他说明,这种行为是不能允许的。在老师的诱导下回家不仅把画又贴回画册,还重新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画册的封面,因为这一切维佳都做得很好,于是老师又表扬了他。
老师就是这样有步骤的建立并加固孩子的荣誉感。
而维佳思想上的隐秘,从始至终知道的只有老师,同学们看见到的只是他克服了重重障碍,经过艰苦斗争后做出来的一件件好事。
这是对待像维嘉这样一个具体孩子的唯一正确的教育方法。
没有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但是年幼的儿童还不善于把自己的精力引入正轨。一个爱护儿童的细心敏锐的教养人,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孩子帮助。
让我们像园丁一样精心照拂、爱护孩子身上的一切好品质。
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诸于于众,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