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心语】线上课堂让课堂长起来—听《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创新》有感
作者 郭红英
一天的从线上教学到混合教学云论坛讲座结束了。这是一场探讨教育创新的盛宴,更是一场教育灵魂的盛宴。教育跟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教育必需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站在此刻教育的拐点看教育,有种先扭头回望过去,再转身展望未来的重任。
在论坛中华东师大的杨晓哲老师说到,疫情之下,为什么我们想到了在线教育?
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吃饭点外卖,穿衣网上买,游戏是网上玩,旅游跟着网络走。我们的生活的空中有一张张看不见的“网”,甚至是抬头三尺有“网灵”。所以当疫情把我们锁在家里时,锁住的是我们身体。而我们顺手捻来,使用互联网实现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具有互通互联,丰富多样,无限时空,无限共享的优势。
作为艾瑞德老师,我深深的感受到线上教学的便捷。
记得疫情期间,眼看到了要开学的时间。受疫情影响,虽然不能开学,可是学校迅速组织线上教研,部署线上教学的工作,使各个学科正常开展。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外出,我和学生在群里共同商量怎么使用家里常备的物品来上课,怎么想办法找实验要用材料的替代品。只要有一个学生有了好主意,立刻把想法分享到群里,让群里所有的人受益。结果是,不要钱的空气,自来水,热水,盐,气球,醋,食用碱,鸡蛋,饮料瓶子,玻璃瓶子,蜡烛,玻璃跳棋子,食用油,保鲜袋,牙签,鸡蛋壳,勺子,回形针,A4纸,纸巾,鹌鹑蛋,瓶盖,细绳子,吸管,胶枪,尺子,剪刀。筷子,量杯,双面胶,透明胶,小螺丝帽。树叶,酒精都在小实验中发挥了大作用。在群里,有学生经常说,“老师我们虽然上的课叫科学小时验,可是我们是懂的大道理啊!”我回复说,“你们以后是运用小实验干大事的人!”
当我和学生专注做实验时,当科学小实验的群里交流的如火如荼的时。突然迎来了开学的日子,让大家一阵的欣喜。今天坐在电脑前对线上科学小实验做了汇总,发现从二月十八日开始到今天,已经进行了两个半月的线上课程。不经意间我和学生总共做了41个实验,同步录制了38个实验视频;2个小创客制作;2次现场直播的直播课;好有2个魔术视频。播放了启迪学生探
究思考的4部微电影。
实验内容涉及大气压,酸碱腐蚀,磁化,植物,杠杆原理,密度,乳化,共振,伯努利定律,空间转换,静电,弹力,虹吸现象,表面张力,浮力,沸点,重力,单摆运动,燃烧,摩擦力,热胀冷缩,酸碱指示剂,惯性,石蜡,高分子聚合物。
大气压篇
《永动机》,《 ****饮水机》,《一钱当关,万气莫跑》,《自动水泵》,《蜡烛吸水》,《隔空捏气球》,《瓶子吞鸡蛋》,《瓶子吐鸡蛋》,《隔空喝饮料》。
酸碱腐蚀篇
《弹跳QQ鸡蛋(鹌鹑蛋)》。
磁化篇
《勺子提硬币》,《听话的瓶盖》 。植物篇:《提取叶绿素(上集)》,《提取叶绿素(下集)》,《提取叶黄素》,《提取花青素》。杠杆原理篇:《一指禅功》,《悬浮的气球(乒乓球)》。
密度篇
《瓶子里的彩虹》。乳化篇:《蛋黄遇上油》。共振篇:《耦合振动摆》。伯努利定律篇:《悬浮的气球》,《悬浮的气球乒乓球》。空间转换篇:《利用空间转换逃脱(上)》,《利用空间转换逃脱(下)》。静电篇:《听话的气球》。
弹力篇
《百年好合回形针》。虹吸现象篇:《公道杯》。表面张力篇:《钱币盛水》。
浮力篇
《自制潜水艇(一)》,《自制潜水艇(二)》。沸点篇:《针管烧开水》。
重力篇
《谁先掉下来》。单摆运动篇:《谁会落下来》。热胀冷缩篇:《玻璃珠过山洞》。
燃烧篇
《气球煮水》。摩擦力篇:《竖春蛋》。酸碱指示剂篇:《变色的小花》。
惯性篇
《翻滚的小丑儿君》,《投石机》,《指尖陀螺》,《投石机》。石蜡篇:《隔空点蜡烛》。高分子聚合篇:《戳不破的塑料袋》。
孩子们从线上课程里受益无穷,是知识滋养着他们的童心。是他们的探究欲望推动着他们准时进入线上课堂。
课堂上发生着动人的故事。
记得在《提取叶绿素》的课堂上,当我在播放我录制的视频时,突然收到四六班胡振的信息,他说“老师,我知道咋提取”。看了他的信息我心里一惊,心想,它会了,就应该带领他往知识的深处走一走。我随即给他回复“智慧的胡振,叶绿素溶于水?还是溶于酒精?我想问一下,叶黄素怎么提取?你能大胆的实验一下吗?他给我回复“知道了,我在家里试一试,再发到群里吧。”下课后我在群里收到了他做的《提取叶绿素》和《提取叶黄素》的视频。他没有因为知道了提取叶绿素的道理而放弃做实验。同时他顺着我的指引又实验提取叶黄素。更没想到的是隔了一天,胡振又在群里发了他《提取花青素》的视频。
我感慨,他因提取一片绿叶里的叶绿素;扩展顺延到提取到一片黄叶子里的叶黄素;又联系上了家里的红色月季花而提取了花青素。我感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扩展,线上课堂的延伸。他收获知识的同时把自己拍的视频发到群里让所有同学都受益。这是胡振的人格魅力,更是线上课程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
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四一班的金冠宇,根据老师制作的投石机,他又创造出来了两种投石机。他在群里教同学们怎么制作。四六班的吴语嫣,每次录制自己的实验视频不管时间多么晚都坚持发到群里共享。四四班的沈鑫蕊,每次都积极准备实验材料,积极在群里提问不懂的问题,又亲自查阅资料,把结果发到群里。
两个多月的线上课程,对于老师来说体验了当线上主播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开启了另一种学习的方式。可能这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在老师和学生的心中都是终生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