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为什么这么干!究竟是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苏轼是也!
在东坡先生“犯事儿”被贬黄州的时候,他被贬到山里一天天都在干啥呢?
种树!
这一种,就是三万棵,还是松树,雪松!苏东坡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古代就开始为环保事业做贡献了吗?是他除了炒菜做菜品菜外的奇怪癖好吗?实则不然。
缘起为一女子!提到她,就不得不提到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首千古悼亡之作《江城子》被后人评为“千古悼亡之首”。半只带您来品品词。
词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来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其实可以读出是一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这首词里说梦到一个女子,在窗边梳妆,而苏轼自己与她默然相对,泪流满面,这其中既有相逢的浪漫,又有无奈于命运的悲伤,所以梦醒后,苏轼才说这样的情景足以让他“年年断肠”。
那么这个让苏轼断肠的女子到底是谁呢
她是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
王方在此地与众学子商议,让诸位青年才俊为这水池定名,还待众人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之际,一个少年已提笔上手,起名:唤鱼池。王方眼前一亮,这提名一语中的,书法更是俊秀不群,对这面前少年顿生赏识之感。这个少年,自是苏轼。而苏轼却不知,此刻躲在屋内的一个少女,在听到苏轼朗声说出「唤鱼池」三字时,呆呆地看向了自己手中的纸张。上面写着的,是她刚才想到的名字,竟与那少年不谋而合:唤鱼池。少女乃王方之女,闺名王弗。她看向意气昂扬的少年,心上那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忽然就绽开了,仿佛四面八方的潮水汹涌而来。
唤鱼池中的鲤鱼跃过水面,鳞片的剪影被阳光照亮,少女的小心思,也从此生长在了少年的身上。影被阳光照亮,少女的小心思,也从此生长在了少年的身上。
今天这故事,也就此开了场。
是一日春游,两家缘起唤鱼池,王方对苏轼欣赏之意更盛,骤然得知女儿竟也取名唤鱼池,连连惊叹:此乃天缘之合,韵成双璧。他遣人去往苏家说媒,苏洵闻之,欣然同意,少年少女这一世姻缘,便在这一刻而终得缔结。是年,苏轼不过十九,王弗亦不过十六,正值青春趁年华。
新婚燕尔,苏轼问她平日可曾读过书,她愣了下,思虑一瞬,微微地摇了摇头。他心中略微失望,女子无才便是德,看来王弗也不例外。可每当他读书时,王弗在旁端茶研墨,红袖添香,他写文偶有遗忘,王弗便从旁提醒,只三言两句,便能让他茅塞顿开。他很疑惑,问:你不是不通诗书吗?她低下头,说:刚刚那句是碰巧会的。他不信,设法试探,无意间询问她关于书里的其他问题,王弗竟能对答如流,他这才知晓,妻子的才情,丝毫不输自己。这时候,他才后知后觉,妻子自云不晓诗书,不过在巧妙成全自己的颜面罢了。
后来他科场告捷,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少年得志,好不忘形,而王弗从旁提醒: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
所以也只有她才明白,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才可以让自己的丈夫听进去。他心胸坦荡、不拘小节,结交好友不论良莠,亦不识人心险恶,恰好王弗则心细如发、通晓人情,可以与他互补。
一次,他与客人在厅内谈论公事,王弗隐于屏风静听,客人告辞之后,他询问:此人如何?王弗答:此人言辞闪烁,总顺你的话头,奉承你的心意,你又何必跟这等小人说那么多呢?又一次,友人前来拜访,二人言笑晏晏、称兄道弟,待其人走后,王弗从幕后走出,皱起眉头,说:你与此人,友谊恐不能长久,若他日你落难,他远离你比谁都快。
彼时的他,还不解其意,以为妻子言过其实。直到多年之后,他被贬黄州、惠州又儋州,千里之远、九死一生,而罪魁祸首,正是这位昔年好友章惇。已然风烛残年、老眼昏花的他这才明白。原来她早在那么多年以前,就已经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了。 四王弗本以为,自己可以有一生的时间去陪伴他,从天光到日暮,从初春到隆冬,从一眼万年的初见到彼此生命的尽头。
如果上苍眷顾,白发苍苍的她还想要死在他矢志不渝的怀里,那时候,她的唇角会微微勾起,然后幸福地闭上双眼。可上苍没有眷顾。或是情深不寿,或是红颜薄命。
治平二年,王弗身染重疾,不幸去世,享年也不过二十七的年纪。或许值得欣慰的是,王弗至少死在了他的怀里,最后的时刻,看见他眼睛低垂、充满悲伤,有着难以言喻的无助与茫然。她心中生起酸涩的悲鸣,只叹你与我皆是凡人,终究留不住时间的步伐。
在“千里孤坟”旁,在王墓所在的山坡旁,轼种下三万棵雪松,以此祭奠挚爱亡妻。所爱不隔山海,却隔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