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清高的人都显得孤僻些,不爱与人接触,也没啥朋友,这都是正常的,不一定就使人讨厌,只是少了了解,陌生些而已。
但“清高和自命清高”是有区别的,清高也可以是给予外人的印象,是这个人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思想独立,其实和这种人做了朋友,反而会很有安全感。这也是常见的内向型性格,很多看起来“清高”的人,真正熟悉了后,也是可以拥有有趣的灵魂,也一样纯真善良,比如黛玉。
而妙玉很有点假清高的感觉,更倾向于一种形式主义,而贾母慧眼识人,看穿了她这一点,所以明知道她有洁癖,还故意带刘姥姥到栊翠庵去磕碜她。
过洁世同嫌,孤标傲世
其实妙玉更多是带着对俗世的挑剔,她有“洁癖和精神洁癖”的表现,想要孤标傲世,刻意追求极致完美。
她的才学不在黛玉和宝钗之下,在佛学上更是修为深厚,她敏锐聪慧,洞察世事。
可是,深陷一种极致生活,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她反而迷失了自我。
她所鄙夷的俗,恰恰在她追求极致之时,已悄无声息污染并降低了她清洁的格调,在这点上,黛玉的淡泊平和,不娇不作的真性情,才是真从容,性洁如梅,早已完胜一筹。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看似待客殷勤,表现出一位茶道高人应有的茶礼仪修养。在她与贾母问答之间,含有“斗茶”比拼之意:一斗茶品,贾母出题说不吃六安茶,妙玉预先献上了老君眉,妙玉对贾母的生活习惯非常关心,暗地里下了大功夫,做足了功课,晓得贾母要喝老君眉,才能这般恰当地承奉;二斗选水,当贾母问妙玉是用什么水泡的茶,妙玉直接告诉贾母是旧年蠲的雨水。
但当黛玉问她是不是也是用旧年的雨水给她们泡茶喝,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一番话,夹枪带棒地暗讽贾母和刘姥姥这个俗人打成一片,不值得她用梅花雪水招待,害得黛玉很是尴尬,这实在有违出家人的行为准则。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刘姥姥吃的茶杯,嫌腌脏不要,“仍”将自己常吃得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又寻出竹根大海来,且肯将成窖茶杯给予宝玉,听她转给刘姥姥。妙玉挖空心思,变着法的,间接的,通过一个杯子来亲近宝玉,
判词“不洁不空”,意指六根不净,为情所困。她口头上拒与宝玉单独会面,却又给宝玉那些梅花;她赠宝玉的生日帖,一切尽在不言中;见宝玉在旁观棋,她面红耳赤;她借故邀宝玉同行,暗藏无限心事,继而夜里内心如炽走火入魔。
林语堂对妙玉就骂过难听话:“妙玉是一个色情狂的小尼姑,带发修行,尘缘未断,有变态心理。”
妙玉自号“槛外人”,自勉蹈于铁槛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场,出尘出世,但灵魂又陷于情爱,自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想心性高洁,在人世间淡泊名利,曲高和寡。看似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看似与世无争,实则苦闷悲催,很是可怜。
贾宝玉:她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的目……她原不在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邢岫烟:她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贾环: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了。
李纨: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她真的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吗?我看更多是人品出了些问题。失了她一直追崇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