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洗澡不愿出来,一准备抱就闹,家人说:“出来让你看一集顺溜。”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在平时和孩子相处中,我们说了很多类似讲条件的话,而且每天都在说,比如:“你赶紧吃饭,吃完了出去玩。”“吃完药给你糖。”“不哭了,给你买玩具。”“再闹,不带你出去。”“赶紧吃饭,吃饭让你看电视。”………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讲条件时,孩子的确更容易听话,他们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暂时听话、暂时忍耐,但这种听话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得到,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懂事。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养成了讲条件的习惯。
一旦孩子习惯于“讲条件”,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这会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看不到好处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会主动去学习新事物,也不会有探索精神,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丧失很多主动权。
孩子习惯了“讲条件”,也会使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比如,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要和孩子谈很长时间,那么父母还有威信可言吗?没有了父母的威信,我们如何能教育好孩子?
应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与其跟孩子讲条件,不如试试跟孩子说三句话。
1. 我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了。
每次当孩子在自己面前哭闹时,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父母可以语重心长地和孩子说自己现在非常明白孩子的感受,知道自己的孩子现在不开心。
用自己的方式来得到孩子的理解,而不是非得要和孩子动不动就讲条件。与其和孩子讲条件,不如孩子好好讲清楚。
2.你可以告诉妈妈你一定要这样做的理由吗?
父母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可以换种思维,换种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并不一定要和孩子讲条件,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感受,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想要这个玩具,问问孩子要这么做的理由。
有时候和孩子沟通比和孩子讲道理来的更实在,父母应该努力的知道孩子的感受,从而更好的和孩子进行交流。
3.我相信除了哭你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告诉妈妈你的想法,对不对?
父母总觉得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哭闹会使自己难堪,于是总喜欢用最快的方式——和孩子讲条件来解决问题。但是父母们都知道,这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父母可以尝试着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凡事除了哭还有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鼓励孩子试着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孩子形成一个勇于表达自我的习惯。当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可以顺藤摸瓜,从而更好地和孩子相处。
所以父母们要懂得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别总是“专政”或者只知道服软。对于孩子,他们还小,还处于成长阶段,父母们要去和孩子“做朋友”。认真的倾听孩子的想法,试着去明白孩子心里所想,试着去了解孩子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得到的东西。
毕竟每一个孩子最信赖的还是爸爸妈妈,而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难道不应该主动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吗?相信只有父母去了解孩子,明白了孩子哭闹的原因,下次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