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的读一本书,以拆书的方式。如果文章内容引起了你对原书的兴趣,一定要买来,自己细细品读,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
【书籍】
《当我遇到一个人》
【全书结构框架】
1. 陪伴孩子,内观自己。
2. 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孩子。
3.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4. 控制自己,给孩子爱与自由。
5. 给孩子创造丰盈人生的机会。
【开篇介绍】
养育孩子终究是父母自己的修行。大家好,欢迎大家一起来读《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作者李雪。这本书主要讲了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爱孩子,开启正确的亲子相处模式。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在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的今天,对于言传身教作为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方式这一点,大家应该已达成共识。父母当然也想把一切好的品质、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但是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同样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重蹈覆辙,但潜意识总是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所以,父母在养育子女的同时也需关注自己。爱孩子,也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
【第一章主题】
陪伴孩子,内观自己。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妈妈在婴儿期亲密育儿,辛苦两年,换来的是孩子终身的安全感和幸福基础。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成为父母的人,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路悉心陪伴,全力承担起养育责任。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一次见证生命最初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引领我们回归自己心灵、内观生命。父母在重历自身成长过程中,察觉那些无意识行为背后隐藏的,被忽视的内心感受,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才能看见自己,看见孩子本身,为孩子的一生奠定温暖扎实的人格基础。
【第一章内容】
在心灵成长过程中,最难疗愈的是母婴关系中的创伤。那么,什么样的母婴关系才是最佳状态,是你期待的完美自然的状态?
我们先来思考,关注孩子,你都在关注些什么?很多人在“夸奖”小孩子时用的的很乖,听话,不捣乱这样的词,同时他们坚信这样的乖小孩是可以“管教”出来的,似乎有一个乖孩子是莫大的幸福与成功。
特别是在婴儿时期,面对孩子频繁的夜哭,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想要摆脱这种烦恼而尝试大肆盛行的“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这种婴儿训练法通过对孩子的哭声采取刻意的不回应以达到让孩子变乖,能够有完整睡眠,坚强独立不再哭闹的目的。
这种训练法确实会奏效,但是是建立在婴儿对母亲及时回应自己感到绝望的基础上的。很多妈妈反馈,在使用了哭声免疫法后,宝宝脸上的快乐越来越少,不爱笑也不爱看人,宁愿自己玩,果然“乖”多了。你对孩子没有了回应,孩子也因此不再有回应,这是多么绝望的孩子呀,并且这些过早独立的孩子成年后也没办法继续进入到温暖而有回应的真实关系。我想这样的结果是父母们意想不到的,也是不愿看到的。
其实,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还处在“全能自恋状态”,感觉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无所不能,母亲的积极回应满足了他“全能自恋”的需要,只有这样,他们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心智才会自然的向前发展。孩子用哭声在表达需要时,我们的积极的关注和陪伴才是最好的回应。
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及时回应和满足,这是本能的反应,母亲应遵循心灵而不是教条。亲密才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让孩子不被隔绝,随时能够触及到父母的温度,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支持的存在,他们才能更好的满怀好奇地去探索世界。
婴儿是父母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如果在养育过程中,妈妈能够坚持遵循心灵,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婴儿。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妈妈。
【第二章主题】
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孩子。
你是否期待过孩子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这里的“正确”也往往是你根据自己的全部认知去判定的呢?
其实,父母只有放下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框架,才能让孩子去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无限的生命可能。
【第二章内容】
父母的焦虑一直存在,现代父母的焦虑表现更盛。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由最初的健康快乐转而进入到望子成龙的阶段,担心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加之来自周围“别人家孩子”的压力,攀比心态更是增加了父母的焦虑与期待。
如何“赢”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殊不知,不打扰,才是大智慧。孩子有其自己内在的成长节律,不干扰,不打乱孩子的节奏,才是正确的做法。
对于干扰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并不自知。他们习惯性的关注孩子的行为,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却不知很多时候,这些突如其来的关心却对孩子的世界造成了打扰。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行为,比如孩子在认真的玩积木,搭建他的城堡,你觉得孩子只记得玩却忘记了喝水,这时你走过来对他说,宝贝,来喝口水,好久没有喝水了,不然嘴巴会很干……孩子的思绪和创造力就这样被你打断了。
抑或是孩子在专心看书,你过来后在一旁注视了孩子一会儿,忍不住想要检验一下孩子有没有看懂书中的内容,于是你指着书中的某处开始考孩子了。我们都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能专心专注,具有坚持做完一件事的能力和毅力,可是现实生活中却随时都有可能在破坏着孩子专注力的养成。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控制自己“多余”的关心行为,在孩子希望我们参与、共同玩耍的时候,尽情的回应孩子,在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时,我们不要随意闯入他的世界,而是给他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
其次,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有些父母热衷于早教训练,希望孩子尽早的具备各种能力,早走路,早说话,多说话等,通过这种刻意练习,孩子确实能够习得本领,在同时间段内表现出比同龄人更高的智力行为水准,可这种优势不会一直存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被同龄人赶超。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拔苗助长。
要知道,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探索新领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过早的知识性学习与训练,提前唤醒了孩子的大脑,孩子会感受到超越他这个年龄段能够承受的压力,这样,反而会更加不利于以后的高阶学习。知识早晚都能学会,但是孩子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却被打破了。不功利的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才能让他们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第三章主题】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早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内化成我们的性格,决定了命运。
【第三章内容】
父母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人,沟通无时无处不在,对待孩子发出的信号,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回应方式,而不同的回应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母亲微笑着回答说:“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他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我….”
语言是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也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我们所说的话也就像是播撒的不同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书中介绍了几种亲子沟通类型,我们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看看属于哪一种。
共振互动型。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母亲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关注,如孩子自主开心地微笑,母亲看到后也发自内心的对孩子微笑,孩子哭闹,母亲第一时间确认孩子的感受。i see you,正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回应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此般母婴一体式的回应吧。
以家长为中心型
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只有自己高兴的时候才回应孩子。这种关系中的孩子像是家长的玩具,怎么逗怎么反应,他得跟家长喜欢的方式一样才能符合家长的需要。这样的家长不是逗孩子开心而是为了自己高兴,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家长的方法,与家长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他们长大成人后可能会适应社会,但是却无法融入,无法和人产生真正的关系。
无关反应型
这种类型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家长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比如孩子抓到一只小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可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就会产出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人在心不在”的家长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有一部分人还可能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
情感逆转型
这类父母的最典型表现是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他们擅于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
比如像下面这种对话,
孩子: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
妈妈:报道说,连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又如,
孩子:我要去三亚旅游了,终于可以看到梦寐以求的碧海蓝天了!
妈妈:那个地方治安不好,报纸上说有老两口在三亚被骗被打……
孩子的情感和信心都被漠视,或者反过来,孩子的痛苦感受在妈妈眼里根本不存在。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主张,却遭到否定与打击,以致于最后孩子有任何期待的想法冒出来,直接都被他们自己给否定了。
如果你经历过后三种沟通模式的折磨,并且勇敢的活到现在,还已经为人父母或准备做父母,那么有一个光荣的任务在等着你: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其中受益最大的首先是你自己,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第四章主题】
控制自己,给孩子爱与自由。父母无界限的干预必将阻碍孩子的成长。
【第四章内容】
界限,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在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无边界的纠缠,出发点总以为是为别人好,结果却通常不如人意。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抱怨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他好,却好心没好报”。
我们为什么会缺乏界限感呢?是因为太爱对方,太无私吗?不是。没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为。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弱孩子的自由创造力,削弱孩子的生命力,每一次控制也都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那并不是真的爱孩子,只是没有界限的控制,是想要控制孩子按照“我认为的正确道理”生活,当然,肯定会遭到反抗。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父母要学着接受孩子对你的拒绝,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不按照你给定的路线前行,你不必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同时,孩子会内生出为自己人生选择负责的能力。
经常有妈妈抱怨孩子,“都是为了你,我才放弃了工作,不得不忍受不幸的婚姻”等,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这样才对得起我”,还有些父亲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工作还不都是为了你……”。孩子,你要知道:生养你,是父母自己的选择;放弃或努力工作,也是他们的选择;婚姻,更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同时,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种想法的父母,潜在的内心也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需求的,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在为孩子而活。有的父母越是自己活的悲催,就越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去操控孩子的一切,甚至以死相逼。这样的父母往往在自己婴儿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安抚,哭闹不被理睬,没有存在感,所以他们长大后才会疯狂地追求控制。例如,有个妈妈曾经试图不去控制孩子写作业,因为她内心知道,自己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并不会促进孩子学习好,自律,只会让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她下定决心不再管孩子写作业的事情,但是看到孩子没有专心做作业,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喝水,内心就如同一万只蚂蚁在抓咬,痛苦万分。这个痛苦又驱动着妈妈去管教、控制孩子。因为只有控制住孩子,她的痛苦才会缓解。
每个人都应为自己负责,父母看见孩子,更要看见自己。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会多一种可能。我想,聪明的你们听到这里,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第五章主题】
给孩子创造丰盈人生的机会。
父母能量的传递要破除限制性信念,摆脱其对孩子人生的制约。
【第五章内容】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从这个层面讲,丰盈与否也是由他自己创造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不要传递给孩子各种限制性信念,这样,孩子的未来发展才不会受到制约。
今天讨论的话题,实际上和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到底是穷养孩子,还是富养孩子”的观点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养育中的“穷”和“富”是由金钱决定的吗?父母有钱,才能大概率地保证孩子将来富有吗?
一些身价千万的父母会给孩子买上千块的童装,因为那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想要的只是几元钱的贴纸或摇摇车,父母却不愿意买,跟孩子较劲……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制造心里的匮乏感。
有些人童年时代,物质很贫乏,但是他们的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时不时给孩子带回一些美好的小玩意儿,从不会对他们进行“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不可以浪费”之类的沉重感教育,这些人长大后到了社会上就会凭借各自的能力获得财富,并各有各的精神追求。
那是什么决定孩子将来能否物质丰盛?我想大家应该有答案了,不是物质,而是心灵。
自己赚来丰盛财富的人,主要有两种童年:一是父母的物质条件较好,对孩子痛快满足,不设限;二是父母虽穷但很谦卑,很少给孩子树立什么规矩观念,有就痛快给,没有就承认没有。
给孩子丰盈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
1.听见孩子的欲求
分清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的,还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孩子想要的,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用。
2.及时回应
对于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是被父母充分看到和回应。他当时的感受被父母接纳,即使父母最终没有满足他,他也会有一次顺畅的情感体验。
3.诚实回应,不做评判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是至少要诚实。对孩子需求满足与否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在不能满足孩子需求时,不要找各种理由拒绝,更不要对孩子的欲求进行各种评判,甚至附带条件才能满足孩子,这么做给孩子造成的信念是:“我本身不配得到,我得为自己的欲求找出充足的理由,历尽曲折之后才可以得到。”在这个信念的指挥下,孩子将来在事业上即使能够简单获取的成果,也要搞出点差错,让事情变得很曲折,才能满足潜意识的预言。
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使孩子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盛的物质生活。
4.无条件给予
父母富不富有不重要,孩子的欲求都很单纯。比如他说:“我想要那片树叶”,你摘给他,他就会玩的很开心,觉得自己很富足。富足,不取决于东西值多少钱,而取决于你给的时候,能量是不是富足、畅快,能不能无条件地给、痛痛快快地给、舒舒服服地给。
相信读到这里,很多人心中就会有疑问,心想:这不是会惯坏孩子么?这样的父母也太溺爱孩子了,孩子会越来越任性。
溺爱,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标签,不论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知道真相,都可以贴这个标签,万金油一抹就够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众人皆知,人类在一个需求层次上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向更高层次进阶,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常识了。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有些人竟生出”越满足,越沉溺,越疯狂要求“的妄想,并以此妄想为理论依据,经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见不得孩子顺心开心呢?
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是使他们愉快。”父母满足了孩子童年的哪些需求,孩子将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
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全书重点回顾:
1. 陪伴孩子,内观自己。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一次见证生命最初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引领我们回归自己心灵、内观生命。
2.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母亲应遵循心灵而不是教条,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妈妈在婴儿期亲密育儿,辛苦两年,换来的是孩子终身的安全感和幸福基础。
3. 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孩子。父母只有放下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框架,才能让孩子去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无限的生命可能。
4. 不干扰,不打乱孩子自己内在的成长节律。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不功利的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才能让他们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5.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早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内化成我们的性格,决定了命运。不同的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6. 回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母婴一体式的回应。
7. 在以家长为中心型的沟通模式中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可能会适应社会,但是却无法融入,无法和人产生真正的关系。
8. “人在心不在”的家长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就会产出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有一部分人还可能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
9. 情感逆转型的父母擅于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孩子的情感和信心都被漠视,孩子的真实情感和主张遭到否定与打击,直至他们自己否定自己。
10. 控制自己,给孩子爱与自由。
11. 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弱孩子的自由创造力,削弱孩子的生命力,每一次控制也都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12. 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父母要学着接受孩子对你的拒绝,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不按照你给定的路线前行,你不必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同时,孩子会内生出为自己人生选择负责的能力。
13. 父母要学会内观自己,控制自己。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种想法的父母,其潜在的内心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
14. 破除内心的限制,给孩子创造丰盈人生的机会。父母不要传递给孩子各种限制性信念,这样,孩子的未来发展才不会受到制约。
15. 决定孩子将来能否物质丰盛的因素,不是物质,而是心灵。
16. 给孩子丰盈的人生,需要做到: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满足。
17. 在不能满足孩子需求时,不要找各种理由拒绝,更不要对孩子的欲求进行各种评判,甚至附带条件才能满足孩子。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要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盛的物质生活。
18.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是使他们愉快。父母满足了孩子童年的哪些需求,孩子将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