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读到《认知尺度》这本好书中由作家郝景芳写到的“宇宙与人的意义”的部分,一下子联想到王东岳先生物演通论中讲到的我们其实是找不见真实的,只有属性的增益;又同时想到了大乘佛法中的空性,虽然佛法无边,对其只有最最基础的认识,但其空性尽然和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解析如出一辙。不禁不让人折服佛陀甚深的般若(智慧)。
首先,我们要考虑区分事实和观念,哪些是我们的观念,哪些是事实。比如一个苹果,又大又红又甜又香又贵又好看,这些究竟是事实还是你的观念呢?可能很多人会说贵肯定是观念,好看也是观念,其他的红啊甜啊香啊应该是事实吧?真的是这样吗?一苹果真正甜不甜香不香难道不是因人而异吗?有人说,好吧,这些我都承认不是事实,那红色总是事实吧,总不会是假的吧?真的是这样吗?颜色只是物体光波传导到我们眼中由大脑处理出来的颜色,也许狗狗们看到的就不是红色呢,所以你能说红色就是真实吗?当然不能。所谓的苹果又大又红又甜又香又贵又好看,都只是属性,而不是真实。按王东岳先生的观点,但凡能说得出来的都是属性,而不是真实,比如说,什么是马,可能真的没人能说明白,能说出来的就只是这个概念的属性,而不是马本身。
物理学家对宇宙的解析,就是不断想找到客观世界的真相,就是想把所有属性和主观都抛去,看看客观世界的真实究竟是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物理学家发现,搞来搞去研究来研究去,仿佛怎么都没有找见宇宙的真实。新观点是,所谓真相,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相世界”,也就是我们人体是一个宇宙的观赏者,宇宙万物的物质波朝我们涌过来,人体就像个过滤器,当波通过人体时,人便能看到听到感知到,但不代表这就是真实。而真实的世界应该是由物质波组成的,但物质波是什么样不知道。王东岳先生的观点与此相同,我们找不见客观。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那么多先进的科学仪器,总能帮助我们找到真实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仪器只是比人的感官灵敏,提高了效率而已,并不代表仪器就能找到真实。这个新的认知尺度,即人所感知到听到看到的都是主观的,你并没有看到听到感受到真正的真实,这样的观点可能会让你在生活及工作中改变思路前行。
科学和艺术都在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宇宙的真实,类似于我们常常会感慨的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以及我要去向哪里?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会向源头不停追溯,最终追问到这些终极问题。科学是直接地去看这个宇宙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什么,而艺术是通过观察和加入人类情感去表现它的样子。
那佛法呢?佛法是一个讲空性的法。特别是大乘佛法。人天乘关注于生死轮回,小乘佛法关注于涅槃,而大乘佛法关注于带众生走向无余涅槃。大乘佛法是一个需要在空性上修行的佛法。即,缘生性空,缘起无生。佛陀在二时教法里面,用了一个非常精深的二谛法来解构我们凡夫境界上的真实,将主观世界中的所谓真实解构掉,就跟物理学将主观的属性拿掉拿掉再拿掉,最后追究终极的真实一样。
二谛法应该是很深刻的,以我粗浅的理解如下:第一层为真实存在---缘生性的存在,即先承认大家认为的真实存在,但这一切存在只是缘生性的存在,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存在;比如这个桌子我看到它存在,那OK,姑且承认其存在,但它是因为很多很多条件而存在在这里的;第二层缘生性的存在---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存在,也就是说所有缘生性的存在,把条件一个个拿走,它就不可能存在了,而且没有常一不变性和独立存在性,即是性空;第三层即是缘起(缘生性空)---假有为名,所有的存在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比如,一辆汽车在它组装完成前是有很多零配件吧,但这些零配件就能组装一个整车,我们叫它”车“,但除了组成它的那些零配件,它有多什么东西吗?没有!只是组装了我们叫它”车“,那依次类推,车轮,车发动机。。都可以一层层解构,其实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我们安利的名字而已,难道不是吗?第四层,假有为名---离言空性,连名字也一起解构掉了。一切皆为空。有人可能会说,那解构到最后难道不是原子吗?但,你知道世界的真相真的是原子是最小吗?原子都已经被物理学认为不是终极的最小单位了。。。
佛法博大精深,作为教外人士,只能是基础了解,但就其解构世界的思路来看,真的走在了物理学的前面太多太多年。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意;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发生。
不同的认知尺度会带来对事物的认识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从大的宇宙尺度来看问题,从长的时间尺度来看问题,以及从主观与真实来看问题,都会得到不同的看法,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产生影响。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认知的不同,没有其他。所以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才是人一生需要做的事情。最后借金刚经中佛陀的话来结束本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深刻理解,必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