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解云泽的敬佩,有事没事,我总愿意和他聊聊,吸收点“正能量”以充实我的精神家园……
在2017年5月8号下午,我正在和解云泽闲聊。他接到一个电话,是信贷会计打来的,问一个“老客户”的手机号。解云泽告诉信贷会计稍等,随手就翻看他自己制作的《城北信用社贷户通讯录》,告诉了信贷会计。我坐在办公桌的对面,向解云泽要过来电话本。在电话本的第一页显示的是: 2013年5月20日。我随手翻阅了翻阅,总共十页,每页是七十二个电话,共是675户。有的电话号码是几经改动,拉了写上,再拉再写。我知道我们有的贷户就是这样来回地变化着电话号码,不排除“躲债”的可能。解云泽总是那么及时地掌握着客户的信息,以便于有效地收回贷款。
在翻看电话本的过程中,我被一行小字吸引了,“彻底收回377280元”后面有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我就让老解说说收回该笔贷款的过程。老解有了些许的激动,难啊!难。
柴XX于1999年12月29日在万荣县城北信用社贷款377480元,约定还款时间是2000年1月30日,用于商业周转。因柴XX经营不景气,违约。2003年初城北信用社依法进行了起诉,同年的8月6号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10年了,主任换了好几位,客户经理几易其人,对人民法院都难以收回的贷款,也只有望“贷”兴叹了。
解云泽今年55岁,他的搭档冯晋吉56岁。
那是在2013年的时候因为年龄的原因,领导让他们专门清收不良贷款。老解和老冯二话没说,挑起了这份看是”重担”的重担。
一、“当头炮”让他们受尽了羞辱
2013年,老解和老冯接收了城北社675户将近1.5亿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都不是他们经手发放,有的贷户他们见过,有的贷户他们连见过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门”朝哪儿。他们逐户摸底逐户打听,一问当事人,二问朋友熟人搜集信息,进行清收。
柴某就是这么一位“不知道人长什么样、不知道家庭详细地址、不知目前经营什么、不知道经营状况”的“四不知”贷户,知道的就是他在信用社贷款377480元。那是在2013年的三伏天,他们通过熟人获悉了柴某的信息后,就在第一时间赶到距县城50华里柴某所在乡镇所在的村。见到了柴某时,已是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柴某在门洞下摇着扇子。老解说明了来意,柴某立马火冒三丈,说,你们有本事让法院来啊,你们能耐地把我告到法院,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走走走,我们没有话说。老解和老冯隐忍了,说什么,和他吵架吧,有失我们信用社人的身份,有损信用社的形象。弄不好还要被柴某恶上,走都走不了。离开了柴某,他们想狠狠地在地上吐上一口,但口干舌燥,他们没能吐出来。职责、职责,咱是信用社人,就有这份责任收回咱信用社的贷款;咱是信用社人,咱就有这样的心态承受各种压力!
二、“闭门羹”让他们碰了一鼻子灰
时隔一个多月,老解和老冯他们又到柴某所在的村里,继续催收贷款。柴某不在家,门上只有了一把锁子。问左邻右舍,有的说柴某去了广州,有的说柴某去了上海。究竟柴某去了哪儿邻居们也都不知道。知道的只是动不动有人来,打听柴某的去处,都是来要账的。将近四十万元的贷款就能这么打了水漂,老解、老冯他们不甘心啊!“不要说今天我们吃了“闭门羹”,即便再多吃几次,我们的责任使然,这样的冤枉腿我们愿意跑、乐意跑,总要跑它个一二三!总要跑它个有所收获,没有多的,总有少的。”这是老解和老冯他们一贯的作风,他们这些年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三、“唱双簧”他们演出的是红脸和白脸
年关将至,老解和老冯把没有见到的贷户又梳理了一遍,他们就是要利用“年关”外出务工、做生意的人都回来过年的大好时机,再见见贷户,掌握掌握贷户的经济动向。他们又去柴某的家中。在走的路上,两位老搭档就商量起来,怎样能“拿下”柴某的对策。硬的办法显然不行,只能用不硬不软的办法了。
见到了柴某,老解就上前说: “柴总,给您拜个早年!”一句拜年话让柴某无法发火。柴某只好接着老解的话,说:“同好、同好!”老解说,“过年呀,都忙忙地,我们真不愿意打搅你,但是无法交差啊!你这一去一年杳无音信,我们无法联系上你。”柴某在没有任何戒备的情况下告诉了老解他的手机号。得到柴某的手机号,老冯不失时机地说:“柴总,你不在的这几个月我们月月来,左邻右舍都成了我们的熟人。不知你是咋想的,我总感觉不是件好事!”柴某回来后也听门口人说了,老解和老冯是月月来,闹得他非常地头疼。但是,没有挣下钱,说什么呢?发横吧,上次用过了,也撵不走他们。再说了大过年的邻里们听见总不是件光彩的事。柴某说:“我知道你们的辛苦,我出去才几个月没有挣下钱,等挣下钱了我就还你们的。”柴某这样的说法是想急着打法他们走,还是真的没有挣到钱?老解盘算着,说:“我理解你。没有多的总有少的,让我们多少拿些也好给领导交代。”“真的没有,打工的工资老板没有发,只发了些路费和过年钱。”老解看到柴某不像是撒谎,就和老冯走了。他们并没有回家,而是进入另一个老客户家中。老解和老冯,你们不过年吗?我带着疑问看着他们。老解回答的很实在,说:咱不能耽搁这个年关时机,错过了又是一年。俗话说:贼怕拷,账怕讨。我们就是向这些老贷户“讨要”我们的贷款!
四、“发短信”他们打出的是感情牌
过了大年初五,柴某走了,走了哪儿?按照柴某的说法“保密”。掌握柴某的唯一信息就是的一个电话号码。那37万多元的贷款能放下吗?不能。老解总是这样提醒着自己。发短信试探吧:
您好,最近咋样。
不怎么样,打工挣不下多的钱。
好,把自己身体照顾好,比什么都强。
谢谢!
八月十五到了。月上柳梢头时老解的短信到了:
柴总!祝愿您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谢谢!
年关到了。万家灯火时老解的短信到了:
柴总:愿您和你的家人平安吉祥。
谢谢!
平时的短信问候每月至少一次,一年的两大节日从不间断。
一年两年过去了,两年三年过去了,老解就是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最坚实的行动化解着收和贷之间的矛盾,也在践行着农信人神圣的职责。
柴某感动了,有时也给老解发个问候的短信。最为关键的是:解哥,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这看是一句平常的话儿,但它里边的内涵我读懂了:是对一个农信老员工多么的赞美,对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么地佩服!
五、“巧发力”他们“执行”回377480元贷款
两年多的光阴过去了,老解还是坚守着执着,秉持着农信人的特质,风风雨雨、春夏秋冬,形成了13本工作日记,记录着每位老贷户的详细信息、记录着他们的忧伤和着急、记录着他们的高兴和喜悦。每年年底他和他的老搭档还要开会,交流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确定下年的清收目标。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自动自发的,因为他们知道也就是三五年的时光,他们将会离开奉献了多半辈子农信事业,真想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年限内最大限度、最大努力地收回不良贷款。
时光进入了2016年,万荣联社清非攻坚战打响了。老解和老冯这两匹老马更是马不停蹄,顶着太阳往来在老贷户家中,收贷、收贷。每天总是星星看着进门。躺在床上,又给远在外地的老贷户发短信。柴某就是他们密切关注的重点贷户。
兄弟,最近咋样。
哥,差不多。
你可千万不敢把你打入到黑名单里,这样会影响你的生活。
哥,我知道了。谢谢你多次的提醒。
今年能把贷款还了吗?
哥,我努力吧!
又过了三五天,老解又发短信了:
弟,准备的咋样?
哥,还差一些,外边的账马上要回不来,我向朋友借,再不会让老哥受作难了。
我相信你。
老解心中有数了,发短信的频率更高了,由原来的每月一次,变成每半月一次,每十天一次。
进入十二月份,正在下乡的老解收到柴某的短信。
哥,把你的工行卡帐号给我发过来,我好拾掇钱。
老解看到了短信,给老冯看了。老哥俩哭了,这是他们两年多的努力,这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结果。
在2016年12月15号这天,老解的手机响了,短信提示,他收到了382480元。
我谨以有限的文字记录老解和老冯的点滴,无法还原他们的在收贷过程中可歌可泣分分秒秒日日月月年年和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