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内容点,找印象深刻的做个汇总
1,什么是群体,以及群体的利弊
不是说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算群体了,群体总要有一个共同面对的事物。群体动力学家肖把群体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社会心理学家特纳认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做是‘我们’,而不是‘他们’。”
通篇读下来,我感到群体的力量强大,塑造了历史。并且,看起来,似乎群体的弊端要大于益处。我们所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大多不靠谱。整个这一章,我觉得主要就是在分析群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更有效、更正确。
比如说,一群人看戏或者看体育比赛。人多对于演出或比赛来说,就是好事。它有一种凝聚的气场。戏剧导演会说,一间好剧场,就是一个坐满了人的剧场。
可是,当群体进行高度集中精力,又需要高度创造力的活动时,群体就会让效率地下,并且好东西也不会因此被呼唤出来。过多被他人注意,创造者会分心,并且由于被他人关注,甚至要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不同意还要考虑对方的反应等等,这就会造成“认知系统负荷过重。”
可当人们进行熟练技术的劳作时,不需要动脑,只需要唤醒工作的热情,这时候,群体的出现就会激发这些人的干劲。不光是干活,跑步也是在有他人的时候,才更有驱动力。
但是,您说运动。拔河比赛是群体性的。人多的时候,每个人就不会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压力被他人分化了。
但是,这也要细分。在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大家会是这样,但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群体还是会拿出比个人主义更高的干劲来的。男人在群体中,不如女人在群体中,更能发挥利他的精神,更难摆脱个性。
2,为什么存在偏见?
偏见为了从众: 不从众的代价是痛苦的,人都不愿意给自己找痛苦,所以就只能跟着大家的意志,而众人的意志并非对世界进行客观判断,而是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的认识,就要维护。维护的意思呢?就是偏见一旦形成,就依赖惯性的力量而存在。如果这个偏见被群体接受,那么大多数人将会跟从遵循最为畅通无阻的道路。维持偏见,是一种潮流。 偏见为了自我感觉良好: 人把自己归类进一个群体,人就把自己划归在属于这类群体的人。人不认同这个群体,是不愿意进入的,人认同这个群体,给这个群体注入某种积极的评价,这是人对自己的认同,也为了获得某种自尊。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安稳地呆下去。
人要认同自己的群体,由此获得自豪感荣誉感,就得有衬托。就要进行跟其他群体的比较。于是出现“我们”和“他们”。我们永远是好的,而他们,则是“差一些”,甚至是糟糕的。
偏见为了维护已有的成就:
对于那些已经取得成就和社会地位的人来说,已经取得的成就,像是攻陷的山头,是不能失去的。人们需要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维护高人一等的感觉,于是就只能贬低其他没有取得成就的群体。
3,攻击是怎样培养起来的 ?
攻击行为是“习得”的,这种习得,有被动式,有主动式。 被动式——通过看电视,通过观察生活中他人的攻击行为,人的认识中就会对攻击有自己的判断。当人们判断一个攻击行为没有受到惩罚时,人就“习得”了一个经验:攻击他人是无害的,自己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这样做。 这种习得,在人的童年时就会获得。无论是看到成人做出攻击行为,还是看到同龄的孩子通过武力胁迫了其他人,只要看到攻击具有好处,攻击就成为人生中一项经验。
4,依恋类型 是让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它验证着童年经历在一生中起到的作用。
安全型依恋: 大约七成的婴儿以及接近这个比例的成人都会表现出安全型依恋。 “当婴儿被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时,如果母亲在场,他们就会很舒适地玩耍,快乐地探索这个陌生的环境。母亲一旦离开,他们就会变得很紧张起来;当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跑向母亲,抱住她一会儿,然后才放开母亲继续刚才的探索和玩耍。很多研究者相信,这种信任的依恋能够形成一种亲密的运作模式——为个体绘制一幅成年期所形成的亲密关系的蓝图。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容易跟别人接近,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这样的恋人也会在安全的,以及忠诚的相互关系中享受性爱。而且他们的关系趋于令人满意和持久的状态。”
这段描述,我并不完全认同。后半部分关于两人关系这个观察给我一个提示童年期的某种未经训话的表现,会潜入记忆深处,成为一个人一生中的行为模式根基。我相信,随着环境的改造,人是会有改变的,但深层的意识不会消失。他们或者寻求这种模式,或者在关键的选择上凸显童年记忆。
我认为,童年记忆是顽固的,不容易修改掉的。并且也会在成人后的生活中,像走路先迈左腿还是右腿一样,最常常被使用的。它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想了解一个成人,要过多地了解他的童年。这一点,在这一章节中没有详解,但我想应该有一整本书值得讨论这个问题。
回避型依恋: “大约两成的婴儿和成人表现出回避型依恋。回避型的婴儿在和母亲分离或重逢时,虽然会出现内部的生理唤醒,却极少表现出悲伤。这种类型的成人往往会回避亲密的关系,他们往往对这种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种关系。这个段落给我的启示,是人从小就在训练自己对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从婴儿期就开始了。这也许有前世对自己的计划,也一定有很强的今生父母对自己的训练。因此,了解一个人,可以了解他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婴儿的被动训练根深蒂固,一定连带一生。他的父母对世界的态度如何?他们会这样训练自己的孩子。
不安全型依恋: “大约一成的婴儿和成人会表现出焦虑和矛盾的行为。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类儿童会充满焦虑地黏在母亲身边。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哭泣;母亲回来后,他们却会对母亲表现出冷漠或敌意。成年的焦虑—矛盾型个体对他人也不信任,因此会产生较强的占有欲和妒忌心。他们和同一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反复地出现破裂的情况。在讨论出现冲突时,他们会变得情绪激动而且易怒。” 童年期的人际关系,就像地基,上面的楼盖成什么样,地基的形状已经套牢了。成人再挣扎,也不容易摆脱童年的印痕。 这里需要注意的时,也许,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并不等同于孩子成人后,自己的为人处世。父母亲跟孩子的关系如何展开,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