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题形成代沟的责任更多在父母还是子女的一点思考
说来也巧,这周拿到的辩题是这个关于代沟的价值辩,今天是愚人节我和我妈开了个玩笑,两件事一中和发生了反应,快要生锈的内心萌发了一株绿芽。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打辩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占了很大的比重,不论什么原因吧,至少走到了这里。周二拿到的辩题,周日上的正赛,作为一群上周痛失一支队伍的哀兵,我们竭尽所能打了六场陪练,我想从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分享一些我的感慨。
很奇怪,这个辩题我们作为反方给的思路是,父母爱孩子,所以父母愿意沟通,但是孩子由于叛逆或者忙碌选择不沟通,从而形成代沟,所以责任更多在子女。我们那场准备的不够充分,整体口径只有两条,子女拒绝沟通和爸爸爱你。乍一听怪怪的,仔细想想确实怪怪的,因为沟通和爱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人的高贵优于动物体现在人性,然而动物尚且有羚羊跪乳,何况把良知作为执念的人呢。当然这些都是脱离于辩题之外的说词了,因为辩论讲究的技巧和要求会限制一方立场,所以这也是辩论公说公有理的魅力所在。
回到正题,中间很多场陪练的思路都是这样,在子女的不同时期父母始终保持着体贴懂事但又逐渐被迫被信息浪潮和冷漠的子女甩在身后的姿态,子女追求独立,父母却还在用他们那些陈旧的经验和老套的建议来企图“束缚“我们,他们做错了什么呢,以爱之名怎么就成了你口中的干预了呢?确实很难说清楚,明明子女有叛逆期行径恶劣,父母也有更年期焦躁多虑,何况家家经文难念,怎么就非得比个更多呢?这时候正方给出的答案叫做,成年之前孩子无奈,父母应尽而未尽职责;成年之后,孩子独立,不该做却做了。教育方法沟通方式有误,没有成为亲子档而是变成了默剧;时代信息差异,子女朋友圈屏蔽微笑呵呵的父母。你看,我们之间有代沟,都怪你。但事实是什么呢,你的一句把电视关了,没有任何解释;被操控的志愿表,我没有半点挣扎····…我习惯了听从你的操控,习惯了顺从和按照你的意志活着,但遗憾的是,我没有活成你想要的样子,也丢了最初的自己。所以你看,其实我们都没有做得很好,不过是千千万万最平凡的两类人,或许幸运称兄道弟,或者不幸脊背相对,有什么关系呢,无论表达与否,总会有一天我们意识到,噢,那个人是爱我的呀。
还有一个很不幸的东西叫做,你取乐的玩笑话选错了对象,就变得令人心酸。
深深记得过年时候我妈当着亲戚的面告诉我说不让大学谈对象的坚定,今天我就做了一个错误示范。一通胡编乱蹿告诉我妈我喜欢上了对面财大的一个比我大四岁的研一的蒙古人,我在等待护的时候甚至感受到时间流逝那边的无奈和叹息,后来换来一句,你爸说了,你也大了,是不是有点远啊…我一时无言,原来在他们那里就算知道今天是愚人节也还是会在意你说的每句话,他们不善言辞,学着放手的时候,才会真正感受到你有多么需要。那句愚人节快乐说出口,我真的好后悔,五味杂陈,或许从不孝顺,所有的脾气和厌烦都展现在他们面前,然而还是会一次次碰到他们温热的手,一步一步带着你往前走。谁还不是第一次做父母做子女,凭什么他们就要承担更多的包容体谅,忍耐和呵护。我们同血同宗,都是彼此世界里的全部,可是,我们朝着曙光渐行渐远,他们却奔着夕阳踯躅不前。
多流恋,你在哪里,都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