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利用空余时间看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我像听故事一样的,在听一个老奶奶絮叨的讲故事,也努力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他们这一家的悲欢离合,因为妈妈生病的原因,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尤其读到爱女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她而去,就剩下她孤自一人怀念我们仨的情节时,眼泪不由自主的留下来,三个人就这样走散了,是怎样的坚强支撑杨绛先生活下去呢。
杨绛先生写这本书时已是92岁的高龄,用简洁而沉重的文字记录了一家人近60年的风雨历程。本书共三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说实话开始读第一部分时,我没看懂,不知道先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读着读着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先生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人相依为命的情感,跟着先生的梦境仿佛也如同她一样经历着,用梦境去追忆往事,在梦里可以和最亲的人相见,也是一种幸福吧,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去世多年的奶奶,到现在她的离开仍然是我心里的痛,每每想起她无论我多开心都会情不自禁的掉眼泪,在我们几个孩子当中,奶奶最疼我,高中去县城上学,有了好吃的哪怕就是放坏了她都得给我留着,而我每月回家总会给奶奶带她最喜欢吃的山楂,我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第二年奶奶走的,那是奶奶已90岁高龄,她在睡梦中去世的,脸上很安详,面带着些许微笑,家里人说这是奶奶修来的福气,也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气,是喜丧,不要太过伤心。奶奶走的那几天,我简直崩溃了,天天哭,最后眼泪都快流不出来了。
那时我就想人走后是不是都去天堂呢,奶奶应该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幸福了,奶奶在天上才会开心。如果我想奶奶了,奶奶也想我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梦中相聚,和奶奶说说话。后来确实做过几次梦和奶奶聊天,那时多想不是梦,当一睁眼又要回归现实时,心里还隐隐作痛,因为梦醒来,奶奶就不见了。所以在看到杨绛先生一家人在梦里的对话场面,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杨绛先生说,这个梦是“万里长梦”,幸好还有梦吧,不然梦里都不曾相见,岂不更痛苦呢。
关于这个梦境,先生在书里有过这样的描述:
(1)“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2)“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这一次只有死别,再无生离,不复相见,怎能不让人流泪)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用回忆书写了她和丈夫钱钟书从夫妻二人到牛津留学、再到结婚生爱女,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全中国的解放,最后到女儿、丈夫的先后离去,留下她一个人怀念他们仨。一家人都在的时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可也幸福快乐着,毕竟一家人都在,所谓沟沟坎坎,一家人在一起搀扶着也就过去了。看到网上有网友说在杨绛笔下,三个人的小日子就是全世界,全世界就是小日子,是啊,我认为他们所有的经历不仅仅是属于他们夫妇二人,也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以下是挑选书中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夫妇二人的甜蜜、俏皮的生活写照
(1)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 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哈哈。。夫妇二人初次相见,很有意思的画面,在现在看来真是一见钟情啊)
(2)钟书谆谆教诲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我们的女儿的确像钟书,不过,这是后话了。(得知杨绛先生怀有身孕时,钱钟书先生的愿望是想要个女儿)
(3)1937年5月19日,女儿钱瑗出生了,护士将刚出生的孩子递给钱锺书,他小心地接过来,看了又看,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刚得爱女时的紧张和喜悦)
(4)钟书脚力渐渐恢复,工作之余,常和我同到日坛公园散步。我们仍称“探险”?因为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夫妇二人对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心,真是羡慕)
(5)我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 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 钟书问我怎么了。 我说:“虾,我一剪,痛的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钟书跟我讲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哈哈。看到这里时,我不禁笑了起来,没想到德高望重的钱钟书先生也是吃货一枚啊。)。
他们的女儿阿瑗太可爱了,以下是杨绛先生描写女儿的几个小片段:
(1)两年不见,她好像已经不认识了。她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我只把无锡话改为国语。我当时非常惊奇,所以把她的话一字字记住了。(圆圆太幽默了)
(2)圆圆的肠胃可以吃西瓜,还有许多别的东西我也让她吃了。钟书爱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东西,总说:“Baby,no eat.”她渐渐听懂了,总留心看妈妈的脸色。一次爸爸说了“Baby,no eat.”,她看着妈妈的脸,迸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语:“Baby,yes eat!”她那时约六岁。
(3)姐姐妹妹都怪我老把圆圆抱着搀着,护得孩子失去了机灵。这点我完全承认。我和圆圆走在路上,一定搀着手;上了电车,总让她坐在我身上。圆圆已三四岁了,总说没坐过电车,我以为她不懂事。一次我抱她上了电车,坐下了,我说:“这不是电车吗?”她坐在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边悄悄地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贴身坐在车座上,那样才是坐电车。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从没坐过电车。圆圆在苏州的一桩桩表现,都带三分呆气,都不像我而像钟书。
(4)圆圆手足的骨骼造型都和钟书的手脚一模一样;圆圆安静,手脚不麻利,像钟书;圆圆胆子大,像钟书;圆圆格物致知,像钟书;两个指头翻书像钟书,翻得快像钟书……
(5)1948年夏,11岁的钱瑗随父母来到老家无锡,见了爷爷钱基博,老先生当年给她取名健汝,但多年来从未见过这个孙女。钱瑗自小爱读书,那天在爷爷屋里找到一小柜《少年》杂志,边翻边看,弄得满地是书,小学毕业的她此前已读过《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爷爷当场考问她一番,大为惊奇,“吾家读书种子也!”(爷爷评价对钱瑗是读书种子)
(6)“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钱钟书先生对女儿的评价)
暮年杨绛先生在书里的描述给我的感觉是孤单但孤独,沉重但不悲凉。(我极其不愿意用悲惨、凄凉这样的词来形容先生的晚年),就像先生所说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选取文中几个片段:
(1)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2)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3)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停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4)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
(5)“阿瑗是我平生惟一杰作”,女儿走得早,为母的不免唏嘘:只可惜“可造之材”未能成才,“读书种子”只发了一点点芽。。。(其实钱瑗已经很有才了,她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博士生导师,一辈子从事于教育行业,为国家培养了非常优秀的外语人才)
(6)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钱锺书曾评价杨绛先生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如今现在书里的我们仨在天上团圆了,再也不用她一个人去怀念了,相信天上的他们还是会继续简单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