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跟朋友打电话,打着打着,对方突然不吱声了,而我为了掩饰沉默的尴尬却依然在滔滔不绝。后来,朋友实在忍不住,说:“天不早了,早点休息吧!”若在前几年,我可能就会跟对方说晚安,然后挂掉电话,让通话草草收场。但仗着这几年学了点心理学,心理承受能力比之前有所进步,于是我就厚着脸皮问她:“你好像有点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她瞬间就爆发了:“因为每次和你打电话,你说着说着就好像在教育小学生,我就什么也不想听了,然后看到是你打来的电话就害怕!”立即,我的内心有一种人设崩塌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到了五年前。
那是在一个心理团体的私密小组,有一位成员毫不留情地向我指出:“我就是不想听你说话,你一说话,我的脑子就嗡嗡嗡的,一句也听不进!”那时,我回忆了下我都说了些什么。有个成员说:“我觉得内心很压抑,很难过,不知如何排解……”我立刻回应“你可以看书,看电影,健身啊,培养一个积极的兴趣!”有个成员说“我和我婆婆的矛盾让我每天处于痛苦中!”我又来热心支招“你跟你婆婆有沟通过想法吗?你可以买些她喜欢的礼物哄她高兴啊!”
……
从那一次心理小组活动以后,我才慢慢了解自己,我的积极,自律,优秀(暂且这么厚着脸皮说吧)是带着些优越感的,而有时我不自知地把我的这种优越感写在了脸上,在跟他人交往时,我认为我很善良,我在传递有价值的思想,可我打开的姿势不对,我的“善良”带有俯视他人的意味,因此别人会有一种被“教育”的感觉,甚至被“控制”感觉,而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
善良的正确打开姿势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2
冯仑写过一篇“李嘉诚如何请人吃饭。”多年前,李嘉诚早已是华人首富。而冯仑们,还是一个个小老板。有一次,李嘉诚请冯仑等人吃饭,他竟然在电梯口候着,见到来宾,就双手恭敬地递上名片。他请了20多人,没有按照中国传统的次座文化安排次座,而是用抽签的方式让客人坐了四桌。吃饭时,李嘉诚在每一张桌陪聊了15分钟,临走前,李嘉诚跟大家握手道别,每个人都握到,包括服务人员。这一餐饭,充分展现了李嘉诚一生的做人追求—善待每一个人的高度。
“成熟的标志就是包容心的养成。既要包容比你好的,也要包容比你差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理解别人的缺点。不要鄙夷别人的无知、贫穷、粗俗,因为出生、智力、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每个人才拥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包容差异,谦卑地活着,尊重每一个人的高度。”
真正善良的人,会善待每一个人的高度。
3
一直以来,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都在引导我们要去做善良的人。《你的善良,必须要优点锋芒》,以及《善良比聪明更难》这样的文章曾经红极一时。相比那些劝诫别人不要做“善良的老好人”不要“委曲求全”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善良”的舆论,把“善良”当成自己的武器,带有优越感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企图越界控制别人更值得我们去警醒,因为这种“善良”更容易悄然不自知地发生在我们身上及身边。
有多少亲人间关系的毁灭,出于聚会期间“善良”的询问:怎么还不结婚?怎么还不找男朋友啊?
有多少朋友间的隔阂,出于不经意“善良”的毒舌:你要减肥啊,你这个样子没人要你啊,去健身房啊,找私教啊,跑马拉松啊……
有多少夫妻中一方的刻意回避,出于另一方“善良”的喋喋不休:你要多赚钱啊,多找领导谈心啊,你看隔壁老张都升职加薪了,你为什么……
哪怕,这些善良出于你对对方的爱和关心,哪怕你是多么为对方着想!
再怎么善良,请不要企图控制和改变他人
因为再亲密的关系,都不能撕去安全边界。
4
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的善良,也不用刻意掩饰你的善良,而是做好你自己。
让你的善良,回到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