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档播客节目,节目主题是苏格拉底辩证法,这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回答来引导对方深入思考和自我发现的方法。
听了这期节目之后,我们学习小组开始探讨一个话题——你是个喜欢提问的人吗?
在校期间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提问的学生 ,上课讲什么我基本上毫无兴趣,更别提提问了。我总是在考试前一天通宵把同学的复习资料背一遍,第二天直接去考试。
工作了以后我也不太喜欢提问,从内心而言,我心里觉得提问就是告诉别人“我很菜”、“我什么也不会”……基于“耻于提问”的想法,就算遇到不会做的工作也是自己硬着头皮硬刚。后来才渐渐发现这样蛮干是不行的,实在干不下去不得不提问了我才会去问同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出于兴趣开始自学了一门外语,这是我第一次对知识感兴趣,不但主动学而且主动问,这样学习毫不费力,越学越觉得有趣,越是觉得有趣,就越想学。这样的转变让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学习的能力,只不过是学生学习/提问的兴趣没有被激发。
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着书教,是很难激发同学的兴趣的,也容易培养出对这个学科毫无兴趣的学生。最后,因为这些教学方法太无聊了,原本也许学生有一丝兴趣,但是因为教学方式不当,所以学生可能越来越没兴趣,甚至感到厌烦。
当谈起“喜欢提问吗”,其实我们并不是只说提问本身,而是你有求知精神吗?你对学习和精进有没有兴趣……如果像我学生时期那样,对书本和知识都兴趣缺缺,那就不可能有提问的兴趣。
苏格拉底式问答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和思考工具,它不仅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学习的能力。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善用这种方法,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那学生们可能会更自动自发地学习。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着实不假,而且,学生对学习越有兴趣,老师的教学就越是轻松,反之亦然。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运用的就是辩证法。书中每次学生提问,那位老师都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对方思考,同时鼓励对方主动参与对话,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这些问题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拓宽思维。同时,通过培养提问者的批判性思维,让提问者不轻易接受任何未经检验的观点,而是通过逻辑和证据来评估论点的合理性。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对方澄清思路、识别假设、发现矛盾,并最终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对方从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洞察。揭示对方观点中的逻辑矛盾,让对方重新审视和修正自己的立场。提问之余,鼓励对方进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