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手了一个全国性大赛支撑平台研发的项目。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上线后大赛组委会以及各级用户陆续反馈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正是自己设计时偷懒省掉的,结果被用户抓个正着,所以产品设计阶段一定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该做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少,自己已经预见到会出问题的部分一定要处理掉,因为它最终真的会出问题。要相信用户的敏感度以及大部分用户的正常使用行为。需要反思以下几点:
1、用户需求与系统合理性的权衡
产品上线后,一些前期双方共同敲定的功能点,用户觉得并不好用,要求修改。而当初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没有对功能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的思考。目前来看,用户提出的很多是伪需求,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虽然这个产品有面向特定用户的特殊性,但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评估需求的合理性非常重要。为用户提出更加合理的功能比一味的迎合用户要重要的多。
2、系统角色与系统账号体系的准确定义
平台角色分为四类:全国管理员、赛区管理员、学校管理员、参赛学生。平台以手机号作为登录账号,因为对实际情况调研不全面,以为每个人只有一个角色。研发为了节省开发时间,采取较简单的一对一的形式搭建后台账号体系。结果后期发现收集上来的用户信息存在一人多角色的情况。不论从产品设计还是账号管理层面都面临全部重做的风险,但由于上线时间临近,只能采取其他不完善的补救措施。所以产品设计初期一定要做好严谨的实际情况调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研发也应该将账号体系设计的更加灵活,规避出现新的情况后全部推翻重做的风险。
3、特定用户需求类产品的需求确认
该平台是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开发的。目标用户明确,需求采集相对直接和容易。越是此类产品,越需要将需求精细化确认。因为业务的需求相对明确,如果存在功能与需求不匹配,就需要不断调整,增加开发成本。而其他类型产品因为用户需求调研的局限性,很多功能需要产品经理通过产品定位、规划、经验以及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判断来设计,通过上线后收集用户反馈以及数据分析进行产品迭代,迭代周期由自己掌控,功能也可以由自己把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需求收集与落地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少给团队挖坑。
我最近开始收拾自己的公众号了,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echoife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