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路
1
张爱玲说,自己从来也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想来这个十几岁就写得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女孩子的确也不是在炊烟和柴火中长成的,她说16岁以前,从来没有自己买过东西,没有习惯,也就没有欲望。
但是有多少人能直到16岁都还无需多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并且连用钱的习惯都没有。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熙攘狭窄的早餐铺巷子里走出来的,知道一整条街上哪个铺子卖的包子最大,哪家炒粉放的佐料多,以及,手上有一块钱的时候,要为买贴纸还是雪糕犹豫很久的,常人家的小孩子而已。
2
离开学校后才发觉,真实的生命并不只是一袭华美的袍,而且是由一个个不同意义的漏洞编织成的细密的网,爬满了混乱的欲望。
我爸有个朋友某天忽然打来电话,问到我的近况,旁敲侧击后干脆直截了当问我爸准不准备嫁女儿,我爸似乎也一时间有些惊讶,随便对付几句之后干脆把电话扔给了我。
我们两家由于我爸和这位叔叔的少年同学关系一直走得近,我保持一贯的好孩子形象,说叔叔好,电话那头应答之后开始滔滔不绝,向我介绍男孩子的情况了,关于长相身高年纪,迅速带过,只说与我合适,在我还算恭敬的态度之下向我抛来诱饵:对方房子车子都是配备齐了的,就看你的意见,有时间就认识一下。
似乎这句话才是整个对话的关键,电话那头的声音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在心里骂了一万遍sb之后还是应付完了这位叔叔的“热心介绍”,挂电话后对着我爸一阵乱吼。
有房有车怎么了,谁还买不上房买不上车了?
世界已经沦落到这个地步了——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标配指数只能是名下的房产、车子的标牌、以及存款的数目。谁也不会在意你在这一年里交了多少朋友去过几个地方,也不会有人在意你的工作强度多大会不会经常加班,你这一生在别人眼中不过就是几个数据而已。
3
那天跟朋友谈起生活,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毕业时间也不长,大抵都还没混出什么名堂,进了大公司的也只是最底层的小员工,考了公务员的也不过刚进体制,看人脸色苦哈哈地任领导差遣,就连那几个考了教师编制刚为一年到头三个多月的带薪假期乐得摇头摆尾的伙伴,也被分到一些既偏远成绩又不太好的学校,顶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还要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上一些自己也没专业培训过的科目。
我们还都是拿着微薄的工资,员工宿舍环境再差也得住下去,一个月到头拿的工资就只够付房租水电,还得省着点吃喝,才能不厚着脸皮向父母伸手的年轻人而已。创业的更苦逼了,只看得见钱往里砸,回本似乎遥遥无期,但还是得砸,几乎要把自己逼成一个万事通,还要学会做所有事情。
我们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起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上老能自给自足,下也没有小要养,“毫无压力嘛!”稍微年长一些的人对20来岁的年轻人的评价似乎就这么一种。
但说你也要准备准备存款成家的也是他们,逼问你能买得起什么车的人还是他们,在你面前说哪个新开的楼盘户型好,问你买不买的还是他们,不是说好人艰不拆的吗?
4
有一回跟一个长辈聊到今后的去向,我说大城市还是要去闯闯的吧,我才21岁,不可能在这个小城里就这么过上一辈子的,想想都可怕。
他笑了笑,对我说,告诉我你手上现在有多少钱,够你在一座城市生活多长时间,假如你碰壁了走不下去了,回来就意味着失败和重新开始,你懂不懂?
你以为这座城市很小吗?你知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这座城市为了生活奔波?你现在的收入连在这座城市体面地生活下去都做不到,还想着远方,你觉得现实吗?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提高你的收入,其他的选择放弃。他几乎以一种怜悯的姿态在劝告我,不要自寻死路,不要想当然,钱才是胡思乱想的前提。
我没有反驳他,这些话听起来顺理成章,毫无违和,我甚至能够理解到他这番话里的好意,不想让我在这样金钱至上的浑浊世界里一味地挣扎,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呢?我看得到周遭的每一个人都对金钱极度敏感,像一头饿极了的狮子寻找每一个可能有利益的捕食机会;每一个人都在热络地互相攀比,甚至互相套话,生怕自己过得比别人差。
所以像我们一样的人,不只是一无所有,而且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孤独、最被冷落的家伙。过得丧并不只是因为没有钱,还有一个不被接受的,没有完全沦落于金钱的奴隶的灵魂。
5
可是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谁他妈的还没年轻没穷过呢?
我想起那个以为我会因为“有车有房”这个“优秀条件”而成功让他成为一个好的媒人的叔叔,他大概没有想到,我是个年纪轻轻就不识好歹的傻孩子吧。
我们最终会好起来的,或晚或早。而且需要证明的是,让你重拾尊严和信心的,并不只是钱,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