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石者福,玩石者乐,品石者寿,藏石者福禄寿。”
— —
尽管前有儒家思想挥斥方遒,让人们指点江山,一味前冲;后有佛家思想让人缘起性空,破执而生,道家思想讲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
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是骨子里和文化血液里的东西,挥之不去。
这种哲学,让浪漫的中国人拥有一颗浪漫的茶之心,柔软的诗之心,还拥有了一颗放达的石之心。——曹雪芹的《红楼梦》,又有名字为《石头记》。
对石头的热爱与喜好,简直在其他民族中,无人能出其左右,堪与比肩。
坚硬,灵性,自然,鬼斧神工,或雄浑,或玲珑,或逶迤,或肃穆,各具情态的石头,仿佛都是观赏者自性的显现。
01
— —
赏石,其实并无现世的功利心存在。它的价值,无法用货币来兑换或者称量。换而言之,往世俗里说,赏石实在是无用之物。饥不能食,渴不能饮,天寒不能遮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往实际里说,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如同石相似,对于大部分而言,它们可有可无,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它们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种精神的感召,是美的表达,是一种灵魂丰盈的呈现。
赏石之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雅士,自有其精神象征意义。
孔子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也是一种石。何谓玉?玉者,石之美者也,于是,“君子比德于玉”,于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何为乐山?乐山者,好石也。于是,山石之上,高山流水觅知音,天下谁人不识君。
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不言,不说,正是石的特质。安静,沉默,静穆,如同亘古,如同地久天长。由是,石头且静且寿。在它面前,时光也静止。在它面前,一万年也是弹指一瞬间。
于是,眼前这天造地设的石头,我们可以游心于物啊!无论灵璧石,亦或是太湖石。无论是寿山石,亦或是英石、昆石……都是我们可以让思绪御风而行,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载体,通过石头,我们如苏东坡一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看到了人生的有涯与无涯,看到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
02
— —
甚至,在赏石中,我们也窥见了禅宗的灵光。
不立文字也罢,石头仿佛也能说法布道。何须拈花微笑,何须口中喋喋不休,何须”芒鞋踏破岭头云“,在一块大度雍容的石头中,我们领悟到了空的真谛,领悟到了苦集灭道的奥义。
难怪,明人林有麟在《素园石谱》中说:“石,尤近于禅。”
石头的颜色 如此素朴,如此极致,如此恰到好处。增之一寸则长,减之一寸则短。左右观摩,上下探究,大璞不雕,绝地而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奇妙的因缘的存在。
传统赏石,多为单色,大道至简,色多则纷繁。如水墨色的秒处,澄明空静,玄色高妙。
冥冥中,又是怎样的安排,才能让我们有机缘能够与自己喜爱的赏石相知相遇,情定三生。
儒之道,释之道,道之道,茶之道,石之道,琴之道……无限的奥妙循环,这似乎还不够,也许,我们需要一个石之道。
03
— —
一千多年前,王维在诗里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与石相逢,在山间,在松下,在茅舍,在茶室,在深深庭院,也在寂寂书斋。
室无石不雅,庭无石不致。明代的造园大家计成在《园治》里说:“移竹当窗,分梨为院”,他还说,“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园治》传到日本,成就了日本的枯山水,日本庭院寺庙的枯山水赏石,不知疗愈了几多人的身心。
文人赏石,实则由来已久。
我们对于石头的欣赏,不是出于精确的计算与测量,而是出于一种审美与精神的愉悦。点、线、面、体的构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角度,都让赏石有一种微妙细致的感知。
最重要的, 对石头的欣赏实在是需要一颗文人之心,或者是近乎文人之心,在这里,所谓的文人,不是一个阶层,不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素养涵养、学识的积累与触动。
瘦、漏、透、皱,形、质、色、纹,赏石是对外在雅致生活的追求,也是对内在自性探索的无止境追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终究,对美的追寻与表达,是没有止境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当翻阅古代的卷轴或者画册,往往在不经意间,一种感动或者是羡慕就会油然生起,中国的古人,真的是生活在那个自然世界里,有木,有竹,有山,有水,有石,几案上的一块赏石,伴着几缕香烟缭绕。
书桌上的赏石,往往是几册书,或者画幅,便是一段悠然时光。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烟重”,画卷中,花园里,花木扶疏,叠石林立,无论是“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碧”,还是“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这些,虚而不妄,沉而不重。
枯而不涩的赏石,一石入眼,一石在榻,便觉心神可栖了。
此内容为一期一会生活美学原创,著作权归一期一会生活美学所有。
主笔/唐公子
编辑/ 南橘
图片/远山摄影
策划/寶華堂主
出品/寶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