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字,其实第一天关键词“相识”,写的正是与文字相关。
A君,正是喜好文字的另一个自己。从相识,分离,到再次相逢。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看家里的一些书。尽管那只是一些学生日记,零散的小说,还有众多不认识的字,但也看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很自然地,小学作文也带进了很多模仿的痕迹。而这样的作文,竟也得到老师的称赞。
所以,不可否认,在最初的兴趣塑造上,外界的肯定是促使写下去的动力。小学时的那种喜欢,大都是来自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这等功利性的原因。
初中,传说中的中二时代,目前为止,与文字纠缠最深的时期。
家长口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那个时候内心其实也有一些叛逆的想法。对于当下,对于教育,有许多理想超现实的想法,将自己当下顺从的状态当作权宜之计。
于是在书中寻找共鸣。
那个时候,特别迷郭敬明的书。尽管内心不愿意承认,但在那个时候,在文字上他给了我许多的启发。许多表达,词汇,句式,甚至结构,曾一度被模仿。每当感觉有所嗑巴的时候,总会拿起郭的小说,沉浸其中,感受氛围。在初中毕业以后,一度也曾写下“黑色挽戨”的回忆苦吟。
也是那个时候,不断发现繁华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暗淡。开始不断发现那些让人心痛的东西。每次抒写完,内心尽管跟随着阵痛,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想想,其实也是很变态。明明就是将伤痛的过程再次历经,却愿意去尝试这样的过程,许是这样的抒写,让自己看得更清晰,痛得更清醒。
那个时候还有个小伙伴。我们共同于咀嚼文字,共同发掘更好的表达方式。每有习作,总相互讲评,共同进步。
那样的时代呵,东去逝流水。
为备战高考,彻底放下所有的思考,一心埋头于题海。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暂时离开了我,统统将会回来。
总是天真地以为,为了最终的目标,可以暂时妥协,曲线救国。可却总是忘了,沿途环境总是潜移默化渗入人生。不知不觉中,当我们觉得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却发现心境已碎。
在高考后的日子里,我的思考,基本是任务型。或者作业,或者比赛,全然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也就没有了笔下的流泻。
因为我知道,语言文字是表达,本质是逻辑与思考与心情,无源之水安能长哉?但究根结底,还是惰性问题。
但对于文字,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认识。
年少时,为文字而文字,追求词澡华美,为赋新辞强说愁,难免内容空泛。但文章合为时而作,合为情面作。文章首一要义必然是内容,无内容之文章,表达再华丽亦无意义。最直接的,要有表达的东西,可以是自已的一种心情,也可以是评论,或者描述。
所以现在看文章,第一必看内容为何,逻辑如何,再看其表达。
及至自己动笔,也是先将逻辑框架打好,再打散重组,尽量学习模糊化。
参加训练营,是一次回归。希望重拾那份热爱,相拥自我。
希望,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兴趣爱好那一栏写上:“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