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概念
今天周二,咱们一起继续读吴思的《潜规则》第8章——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
论资排辈怎么会是好东西呢?这里的故事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上原来是没有论资排辈这个制度的,这个制度是有一个大官员情急之下发明出来的。
当是时,这位大臣就像是咱们今天的职能部门HR们的头头——人力资源总监,专门负责为皇帝提供人才支持,包括对人才的奖励惩罚等等一系列的职责。
朝廷的情况呢,是新皇登基,百废待兴。外有军官数着人头邀功,内有骚动不安的下级官员。
为了巩固朝廷的长治久安,这位人力资源总监想了半天,就想出来了“论资排辈”的这个规矩。
这个规矩有什么好处呢?
- 保证公平,各方利益不得不服。 男女老少,大家一律按照年龄来。按照杀敌人头的,不行。这样一来就杜绝了武官治国的要害。按照其他条件的都不行,长期来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 相互嵌套制约各方利益。年老的人往往关系多,经验丰富,还经常是年轻人的师长,年轻人很难公开反对他们,这就让反对者难以成势,同时年轻人就像是“在野党”一样使得老人不至于兴风作浪。
- 整体上看,好不容易熬到年龄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舍得轻易放开利益。因此,论资排辈的废除代价很高,试图毁灭之都的人会得到众人的“群起而攻之。”从而保证了朝廷的长治久安。
你看,一个“论资排辈”的制度使得各方利益雨露均沾的同时又相互制衡,是官场中阻力最小,压力最轻,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肥缺分配方法。
因此,发明“论资排辈”制度的人实在是良苦用心。只是,他的良苦用心不被世人所理解而已。
当然了,“论资排辈”制度在往后的日子里面越来越变形,越来越成为一个陋习,这是后话。
当时的情况,“论资排辈”说到底就是中央制度向整体上下级官员妥协的结果。
因此,朝廷的人力资源制度最终就变成了:顶层制度是选贤任能,为才是用。中层是论资排辈,下层是权势集团私下走后门通过保举等制度可以绕过论资排辈等制度。
顶层制度是台面上的事情,论资排辈和走后门都是台下的潜规则。
这就是选贤任能的潜规则。
跨界思考
咱们可以从信息学的互信息中窥见一些“论资排辈”制度的有趣之处。
所谓互信息就是指信息学当中的两个信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也许是正向的联系,也许是反向的联系,也许没有联系。
就信息个体来看,它整体上是散乱的。同时,就整体来看,正向联系的信息必然越来越往同一个方向走,反向联系的信息必然越来越往另一个方向走。只有无意义的信息,会四处乱走,没有明确方向。
因此,互信息呈现出的是一种有趣的现象:整体的统一与个体的散乱并存。
最出名的互信息的应用莫过于一个杀牛的小故事:
一头牛不知道是谁杀的?众说纷纭,信息繁杂混乱,信息学家就收集了多方的口供。
王二说牛是张三杀的,因为杀牛的刀在张三家见过。李四说牛应该不是赵五杀的,因为赵五一直在家里喝茶....
单看每个信息都很杂乱,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一起看,就会慢慢发现:对的证据往往越来越指向同一个人,反之,错的证据往往指东指西的,没有一个方向。
最终,信息学家靠着互信息破案了。
论资排辈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就个体来说,它未必显得非常公平。同时,就整体来说,它显得非常公平又稳定。
这才是“论资排辈”制度的真正厉害之处。
跨界应用
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论资排辈”的制度艺术呢?答案你可能想不到,它是——读书。
读书这件事情,大家最怕的可能是读到坏书了,更多的人为此四处找书单寻选书方法。
实际上,只要你的阅读量足够多,阅读的领域足够广,你最终的结果是:不会读错书。
选什么样的书就像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就单本书籍来说,你有可能选择错误。同时就整体来说,好书必然越来越指向同样一个方向,甚至彼此之间互相产生联系。
只要确保你的阅读量足够大,阅读领域足够广,长久来看,你会越来越会选书,越来越会读更好的书。
反之,四处要书单和选书方法的人未必就好:
- 书单的书好同自己觉得好,真的是一回事吗?
- 选书方法好,同自己的理解程度没有关系吗?
往往适得其反。
咱们读书社群的口头禅是:读书,慢慢来,比较快。
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读书的速度就是取决于思考和理解的速度,一开始让自己读巨著经典,自己倒是读的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