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熟知的医学,有哪些禁忌?
讨论中医科学性,一个本源问题不可回避,即中医为什么能治病,科学时代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并招致大量争吵。
现代科学凭借有限的认识,固守僵化的原则,用有限的实证能力,把思辨拉回它那个框子,放弃太多生命真相。在中医这边,也缺乏充分的思考,论据不足。
这里的结论是:中医的思维,中医的方法,虽说很多是本能感悟,却暗含了生命的策略,符合进化论,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值得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相关工作难度很大,只能有限地描述一二。
中药是可能的
生命自身在发生状态变化,也受到环境施加的各种刺激,就从最优态走向非最优,或从正常态走向异常态。异常态不利于生命活动,不利于个体的存活,生命要消除异常态,生命越高级,这种能力越强。
大多数异常态可以恢复,少数情况下,这种回归被阻碍了,病态就表现了,动物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因此采取各种异常行动,比如食用某种不好吃的东西(好吃的已经变成食物)。
如果动物体内已经具备某种结构,或碰巧具备这种结构(基因在不断变异,产生各种变化),和这种行为相呼应(食用的物品中有某种化学成分,能影响生命机能),它就更容易恢复正常态。
实际上,我们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也是相似的机制,饮食就是特殊的治疗。
疾病有很多种,动物得病后胡乱食用其他物质、食用的物质中有和体内相匹配的化学分子,这样看似几率很小。其实不一定,动物可以食用多种物质,每种物质都有很多种化学物质,体内可影响的点位很多,间接的因素更多,所以就算是胡乱尝试,也有一定的成功概率。
不应小看这种机会,生命的奥秘就在于混乱中找到稍微正确的方向,就在各种细微倾向的积累,哪怕只增加千分之一的生存可能,经过几百代以后(这在进化长河中是一瞬间),就能排挤掉不具备这种机制的生物。这结论和常识严重不符,却是数学上容易证明的,只要动物种群足够大,相应结论就是成立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足够自信,我们已经存在了,就说明导向我们这一支的动物种群都足够大。
所以,动物体内的结构和环境之间有某种一致性,有助于生命的生存,体内没有相应结构的生命倾向于消失,越是高等级动物,这个规律越成立。
再说模仿,这是动物的本能,它观察到同类采取过某种行为,就会模仿,这样也增加了可能性。漫长的进化过程见证了这类模仿的不断加强和有效。人类出现后,有意识的模仿更多更频繁,让小的改进变得突出。
长期进化导致内外两方面的改进,即动物遭遇病痛后要觅食各种东西,且体内留存了相应的结构,食用的物品和内在结构之间的匹配会不断增加,外在努力会更加有效。这是个彼此促进的循环,人是进化上最成功的动物,相关结构会更显著,相关能力也会表现得最明显。
这是中药能治病的进化论解释。
看看孕妇晨吐的例子:妊娠早期会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和厌食,这和胎儿的易伤害期相吻合。它强烈暗示,诸多措施是限制孕妇获取食物,使胎儿接触毒素的机会减到最小,而不惜令孕妇遭受伤害(这类危险在文明以前非常显著)。
这能推出多方面的结论:首先,就算是食物,带来的毒副作用都很显著,但生命体有强大的平衡能力,可从伤害中康复;其次,生命整体系统非常重要,胎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足够有效的体系,无力抵挡各种毒副作用,所以自然选择让母体选择性进食甚至暂停进食,一旦这个体系形成,对安全性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其三,生命体有较强的缓冲能力,长时间营养缺乏也不会招致多少危险,即便母体的能量支出加大;其四,晨吐可能是偶然形成的,整个过程非常曲折,要通过的关口很多,然而它确实有效,因而得以传承。
晨吐只是无数现象中的一个,说明进化过程的充分性,生命体因此形成诸多精妙绝伦的构造或者机制。在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方面,生命远远超越我们的理解能力。这就能支持中药的治病可能。
以上还有大量问题没有展开,只能宽泛地证明中药对人类有效,我们需要细化分析,看上述机制适用于哪些疾病,是否要根据食用物质的种类分别探索,是否要根据身体系统划分,是否需要分辨外感和内源性疾病,是否要以年龄作为划分(老年病不关乎种族生存),是否适用于保持健康,有助于走向长寿。
实践上,动物胡乱觅食的效率极低,只能获得统计学层面的进步,对个体不一定有效,所以中药的有效性亟待提升,我们还需要发展方法加以改进。
中医方法是可能的
中医有很多身体治疗法,比如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这些并非文明时代的产物,不是人类的独创,很多动物都能程度不一地使用某些方法,比如靠着岩石摩擦、让突出的树枝刺痛身体、躺在灼热的岩石上、跳进冰冷的水里。能应答这些方法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相关措施被人类借鉴,发展成为中医使用的方法。
以针灸举例,想象进化链条上的某个动物,感到病痛时会采取异常行动,触碰突出的物体,如果它体内具备某种结构,能响应这种刺激,比如改变体内物质的释放,就更容易恢复正常,它就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后代更容易扩大,并挤占掉其他不具备此机制的同类。它的行动会被其他动物借鉴,不断传播。
内在躯体结构和外在的习得能力之间就相互强化,越是反应明显的生命越能生存下去,越能带来改进的行动越能传承下去。一直进化到原始人、近代人。银针被发明了,刺法发展了,穴位也被发现了,相关的理论随之就健全了。
这里只是极为粗浅地描述了一种可能性,尚有大量细节无法涉及,比如循经传感现象和穴位的有效性科学性,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其他治疗方法,是否都因为类似原因而具备治疗效果?比如安慰疗法,医学都会有安慰成分,有知觉的动物会通过大脑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影响疾病进程。这种能力也会在进化链条上出现,提升动物生存的可能,而保留下来。
中医着眼于生命
很多人对中医的指责,是中药组分复杂,针灸等刺激复杂,没法研究,应当放弃。这是受限于现代科技的片面见解,局限于细节,丧失了整体。
人处于极其复杂的状态,受到复杂的刺激,要获得多元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需要表现全向的功能,所有这些能力都会分解到各个组件(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对每个组件来说,指标相对有限,对心脏的要求主要是泵血量,它要使用身体所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供给,满足人在各种状态下对血液的要求,哪怕极为复杂的免疫系统,也是类似思路。
每个组件相对标准,特性有限,功能有限,致病因素相对有限,病态的过程相对可描述。西医尽量理解每个组件的机制,针对性地施加刺激,这是可行的。中医虽说主观上不这么考量,客观上也能受益于此。
我们加入中药组方,这是复杂的刺激,无论多么复杂,总要分解成诸多独立刺激,分别作用于每个组件。每个组件会接触到复杂的分子,但只会根据自身的特性与之发生反应,会表现为正面的改变,或没有明显变化,有些是负面改变。
刺激非常复杂,刺激之间会相互影响,组件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这就不可掌握,西医的忧虑就在于此。中医抓大放小,着眼于整体,所有的改变都最终整合了表现出来。要是所有正面因素加和,大于负面因素,身体就走向康复;要是所有组件都没有受到影响,或影响力度不够,生命仍然保持原状或调整有限;有一个组件遭受明显的毒性损伤,身体就会体现毒性;有一个组件没有恢复正常,身体仍然会保持病态,只有全部组件都好转,健康才会恢复。
比较西医就能明白,中医在利用生命自身的特性。虽说西医也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但科学的人们不这么想,认为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几千年的医学史,就是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有效的方案更容易识别,相应的药材被保留和应用的机会增大,无效或低效的方子往往被舍弃,相应的药物慢慢消失;毒性容易被人们发觉,或者放弃治疗某种疾病,或者将之移出药物库。
西医着眼于各个组件,相对容易做到科学性,中医引入生命整体,复杂性增加了很多,方法初级,太过随意,因此鱼龙混杂,效率不高。科学时代的技术无法应对这种格局,需要新的生产力。测量方法改进了,就能更加明辨是非,如能积累海量数据,之上的统计分析就能收敛,并对成功的方法加以微调,组合变换,以求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的毒性相对可控
支持中医方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毒性伤害。不懂机理,采用复杂的刺激调整生命,就容易导致负面影响,或者人们常说的,毒副作用。
西药的发展史,也是应对毒性伤害的历史,任何药物出来,都需要进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再进行人体试验,看是否有毒性影响。当代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中十分重要的方法是ADMET,即药物的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
西药是分子式清楚,作用机理明确的药物,相对可控制毒性,很多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就是没有搞清楚它还会和哪些身体细节发生反应。以此看中药,就会产生恐惧:成千上万的分子,它们在机体内的反应及其混乱,很多都有毒性,制造的麻烦根本无法预测。追求科学的我们,又如何理解这其中的真相?
答案还得立足于生命,药物可能损伤了机体,但机体自身修复了,没有外在表现;机体表现毒性反应,但过一段就修复了;组件遭受不可逆的伤害,会显著地表达出来,甚至表现为伤残和死亡。
所以毒性反应是非常“刺眼”的,只要有一种药物分子导致外在表达的毒性,它就容易被观察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加以防范。比如,中医为中药安排了各种属性,往往含混,但关于毒性的认识相对清晰,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大类,论据相对充分。
西药几乎都是新物质,所以毒性很可怕,中药长期不变,毒性并不那么显著,进化历史上,这些物质都已经和我们的各类祖先相处过了,身体已经适应它们,少部分有毒,几乎已经探明,历史经验有助于避免毒性。
西药追求强效果,所以毒性很常见,中药疗效不会那么明显,也就是毒性不明显的。这就是有其弊必有其利的生动例子。
西药发展到当下,搞懂机理,设计分子,搞明白分子在病变部位的反应,这些工作愈发变得容易。全身性的作用效果很难把握,根本是毒性影响,难度越来越大。
这是西医方法论的局限,要求找到适合的替代物,发展相似的替代环境,这在医学的早期相对容易做到,小老鼠就能胜任抗生素的开发。可是现在,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很难在动物身上模拟,很多新药都是应用到临床才发现严重的事件。
任何一点细微的药物改动都要求走全套流程,个性化的药物愈发困难,因为样本愈发难于获得。
编辑基因是最显著的冲动,尽量让动物表现人的特性。其发展目标,就是制造和人几乎类似的怪兽,带来人类生存的巨大压力。
这是西医方法论的缺陷,是中医发挥优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