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喜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看八仙度人成仙的时候,都是教那些人“修行”,一般都表现为“盘腿打坐”,“手中结印”。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就是感觉很高深的样子。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一些讲“真气运行”的书,才知道人有两条大的经脉“任督二脉”。通过静坐修炼可以引导运行真气,打通任督二脉。可以祛病健身,开发人体功能,并获得一些“超体验”。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又了解到一些佛门知识。发现原来静坐是积累能量的过程。在修补完身心,达到“无漏”之后,能量达到充沛,形成的“能量团”循环经过任督二脉之后,能量则会进入“中脉”。而修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累积中脉能量”的过程。
以上都是理论层面的知识,我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体验过其中任何一样。因为不是专业修行人,也无师无门无派。但是我有一年的亲身静坐经验。静坐可以让身心都得到休息与境界的提升,并获得智慧,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下面就来简单说一说,在一个静坐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的亲身感受。
一、自发自觉地活动身体与打哈欠流泪
刚坐下的时候会感觉身体某一些部位不舒服,需要活动和按摩。在各种的肢体活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安静地坐在那里。
这时感到困倦,感觉身体很需要氧气,一直打哈欠、不断地流泪。但不是想睡觉的那种状态。如果此时此刻躺下睡觉的话,会感觉更不舒服。静坐是头脑的血液向下运行和循环的过程,如果躺下去身体血液会顿时涌向大脑,会头晕不舒服。另外躺在床上时身体的大面积会受压迫。血液循环会受影响。而坐着是最舒服的。只有腿的一部分压迫。而身体的躯干是不受压的。据说有的僧人都是“夜不倒单”的(坐着睡觉)。
刚坐下后活动身体各部位是个好现象,它可以有助于恢复和预防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症。而打哈欠、流泪也是个好现象,它可以滋润干涩的眼睛。打哈欠可以补充氧气。我是个电脑工作者,多年来颈椎有着潜在的问题,左右活动颈椎会有响声,经过静坐后响声不见了,颈椎的侧面角度也恢复了,不那样前倾了。因为通过活动锻炼,颈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组织恢复了强度与柔韧性。
二、当下临在,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经过上述调整后,此时初步入静了。这时就要调整好姿势,然后调整呼吸还有清空脑袋中的想法,包括:回忆、念头(杂念与妄想等),不跟随脑袋中的想法。不要跟随念头与想法或回忆而产生某种好或不好的情绪。不要因为回忆到不好的事而产生不高兴的情绪。也不要跟随回忆到好的事情而有多么开心。要保持平静。清空头脑,万念放下,不生一个妄想。只感受到“当下的临在”。
这一步我估计是很多静坐人的一个门槛。因为不可能一个念头不生,甚至有些人可能会杂念纷飞,心就是静不下来。能做到一分钟无念都难。
这里我讲一个方法:身心分离观察与觉照
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不是真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内在的“灵魂小人儿”。他(她)就坐在你的丹田处观看着你的头脑中的想法(就把你的头脑变成一个电脑,你的杂乱纷飞的想法就显示在“人脑屏幕”上面。)不要怕有杂念出来,你只作为内在的真我-“灵魂小人儿”静静地观察这些想法就好,不要跟随这些想法去进行批判或陷入情绪中。
“觉察的能力”就是给自己的“电脑”安装一个“360卫士”。清理和结束任务,结束那些不良的程序。有一句话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只要能意识到、觉察到只是想法和杂念就可以了。慢慢地想法就会消失的。从杂念纷纷到没有了想法,开始感觉到“当下的临在”。
三、“非想非非想”,“灵感”,“狂慧”
经过一段时间的“当下临在",没有了念头和想法。什么也没有想,只是觉察到当下与现在。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灵感”,就是一些有创意的想法。这不是头脑的胡思乱想。而更像是”更深层次的自己“在思考。就是”脑袋电脑“没有工作了,内在的那个“灵魂小人儿”开始在想问题了。
此时我想到一个曾经听过的佛法名词:“非想非非想处定”。我没有看过这个名词的百科解释,但是这里我可以借用一下它的字面意思。用这个词来表述一下这时的状态。
非想,就是...“没有在想问题”。谁没有想问题?答:头脑没有想问题。
非非想,就是..."不是没有在想问题“。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那就是...”在想问题“。那么,是谁在想?答:是“内在的真我(灵魂小人儿)”在想问题。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都是在想问题,有什么不同呢?答:一个没有智慧,它只是一个分析工具(有时还会陷入胡思乱想与批判、死循环程序)……它就是我们人的头脑,它只是一台”人脑计算机“。
另一个有智慧,有灵感,有创造力。是内在真正的自我。他包也括了潜意识。潜意识当中有很多未开发的智慧和知识储备。
此时这种“非想非非想”的状态下,灵感会很多,很多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会自动得到答案。如果写文章的话就会文思如泉涌。
佛学还有一个词叫做“狂慧”。我想这也许是狂慧。“慧而无定是为狂慧,定而无慧是为愚定。”也可能我这时是慧而无定,是狂慧。
四、无我与入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狂慧,当狂慧也没有了之后。完全入定的状态,真正什么想法也没有了。感觉不到自我了,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感觉自己像是变成了空气。这应该就是”无我与入定的状态“了。我本人曾经有过这样的状态,但是非常少出现这样的状态,而且进入的很短暂。
我有设置闹钟,因为日常活动有时间表,不能让自己一下入静太久。这样是不好的。看过一些佛教高僧的记载,虚云老和尚一静坐入定就是好多天。起来感觉只过了一小会儿。但是实际已经过去了好多天。
我还看过一些高僧讲的东西,他们讲到:“入定,就像给手机充电。”入定一会儿就出来了,就相当于只充了一小会儿电,此时还没有充满。我不知道长久入定之后,充满电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与感觉?……作为一个凡夫的境界是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的。能量与心情都是一天高一天低的。不断修持自我,达到高能与稳定的状态与境界才好。
总结:以上就是我一年多以来静坐的经验,不是每天的习惯,有条件的时候就去静坐。我个人感觉在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去静坐和在疲惫的时候静坐都是不错的。但是相比之下,在精神好的时候更好。所以这就是我理解“为什么出家人喜欢早上三点钟起来静坐”的原因了。
我最喜欢停留在第三阶段,此时就会暂停下静坐,边静坐边用手机或用笔记录下我的这些不连贯的“灵感”或“狂慧”。我觉得这些灵感也好,狂慧也罢。就像是在大海边捡到的珍珠。虽然不连贯。但是通过串,可以串成手串或项链。
以上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我是赵散闲,分享感悟与你一起同修身心之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