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研究一些看似无聊且无用之事,却逐渐发现一些惊喜,也许是某个周末在家躺在沙发看电影的瞬间,突然发现了之前看过的叙事结构与逆转冲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解构快感;也许是思考产品设计时候的一次作者角色附身,让我看见呈现给用户的价值观与深层欲望。对“无用”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解开了我们身上的枷锁,将我们带到曾经被迷雾遮挡的对岸,让我们认识到曾经以为的一座不必登录的孤岛,原来是更为广阔的繁华世界。
写那么多其实是为了铺垫,如果觉得无聊大可不必往下看了,也许我们站在不同的岛屿而已。
这篇是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的《叙事学》读书笔记。
关于叙事的目的与定义
叙事学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
作者对叙事学的目的标明得非常清晰:
叙事学的目标很清楚:发现、描述和解释叙事的机制及对其形式和功能过程有重大意义的诸因素。
简而言之,叙事学研究叙事的形式与功能。然而我更喜欢作者最后的观点:叙事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何为人类。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故事的接收器,原始人类更是因为故事的口口相传而获得未体验的经验教训,继而更好地提高生存能力,同样,八卦故事和想象故事让人们集合成了更大更复杂的集体,对叙事的理解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我们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称为叙事
叙事的载体有很多,可以有文字、舞蹈、戏剧、电影等等多种表现媒介,作者更多的论述聚焦于书面叙事,但是他说的很多其实也适用于其他叙事。
最开始作者为叙事下了一个定义:
叙事是对于时间序列中至少两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与状态的讲述,其中任何一个都不预设或包含另一个。
但是最后作者觉得与其这样定义,不如说一个文本当且仅当其被处理成上述形式时才是叙事。这样更具有启发性,也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似乎任何一句话,扩充和改写一下都可以变成一个叙事。原来这并不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性的问题,非叙事经过改写是可以成为叙事的,处理过程越容易,就证明其叙事性越高。
我尝试概括一下书中所读收获,如有误导,概不负责嗯。
一.叙述与被叙
这部分主要回答了:叙事中哪些因素允许我们用相关术语描绘其可能表现之特征(第一、二章)。
作者将叙事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叙述与被叙。
- 叙述(Narrating):它们呈现叙述行为、其缘起与目标。
- 被叙(Narrated):它们呈现所讲述的事件与状态。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区分,才能在前者的帮助下建构(重构)后者,才能够将被表现的世界拎出来讨论,我理解叙述实际上属于叙事的表面因素,而被叙才是其中的关键内核,因为叙事是事件的讲述而不是对其呈现方式的讨论,这里主要谈论叙事的核心而不是艺术手法。
叙述
叙述的要素包含了:叙述者、受述者、叙述、以及被叙之呈现。
1.叙述者
可以将叙述者称为“我”信号,其无论是否被明显地显现出来,他或多或少地被性格化了,有着或多或少的介入性,有时“我”直接在文中发出我自己的评论,有时只是无意识的几个评价性形容词或者副词;“我”还具有大小不等的可信性,有时会故意撒谎或反驳自己;并且,“我”可能与被叙事件、与所表现的人物和/或受述者保持着或大或小的距离。
特定叙述者的介入性、自我意识的程度、他的可信性、他与被叙或受述者的距离,不仅有助于描绘他本人的特征,也影响我们对于叙事的解释及反应。
由此作者引导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叙事的真正主题,是特定事件的表现而不是事件本身;真正的主人公是叙述者,而不是他的任何一个人物。
故事的真正主人公是叙述者!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作品无法掩盖的是其无处不渗透的创造者的价值观,因为无论他意识到与否,他的所有叙述影响了读者对事件的理解,他在任何叙事中,都表现了自己的某种态度。
2.受述者
可以将受述者称为“你”信号。
叙事中凡提及受述者的形象、态度、认识或其背景的一切信号,都构成“你”信号。
受述者可以是事件的参与者也可以不是,有时甚至可以是叙述者本身;叙述者可能了解他也可能不了解;可以是单一受述者的也可以是群体受述者;受述者可以变化。
3.叙述
任何叙事中(每个叙述者)都至少有一个叙述(Narration),指的是叙述这个行为或其环境等一切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它可能被不留痕迹地去除了。
比如:
“在我写下这些时,在我面前的床上有亲爱的朋友们送给我的大堆礼物。”《A.N.的日记》
4.被叙之呈现
叙述显然会影响被叙的呈现,所传达的信息的精确度与叙事的方式有关,有明确信息与不明确信息;还有预设的信息。
叙述的话语方式、顺序、视点、以及速度都在影响我们如何建立那个被表现的世界。
在这些因素当中,我尤其好奇顺序、视点与速度,因为经常看到一些相关艺术手法运用,而不知如何解读。
A.顺序:事件可以按照它们的发生顺序来讲述,也可以按照其他的顺序讲述。
预叙(anticipation):叙述者在其本来的时间之前叙述一件或一连串事件。
约翰十分愤怒。十年以后,他会为此后悔。现在,他还想不到那后果,就开始歇斯底里地吼叫。
回叙(retrospection):叙述者在其本来时间之后叙述一一件或一连串事件。
约翰愤怒了。十年前他曾发誓永不发火。现在,他忘记了自己的决心,开始歇斯底里地狂吼。
这种变形在电影中,常常用为“闪回”(flashback,时间上回溯)和“闪进”(flashforward,时间上前进)。顺序不同,被突出的时间和主题就不同,还能够制造大小不等的悬念,继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愉悦性与吸引强力。
B.视点:我们叙述时,总是采取某一个(感知或心理的)视点来呈现被叙。
叙事的视点有三种类型:非限制性/非固定视点[unrestricted(unsituated)point of view](对于叙述者能够描述他的哪些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即全知的。)、内视点[internal point of view](一切都严格通过一个或几个人物的知识、看法和感知来表达)、外视点[external point of view](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表现一切,这样,他绝不描述人物的思想与感情)。
采用的视点类型不会影响事件的真相,但是会影响到我们对事件的加工和解释。
因此,如果采用了外视点,它将决定我们如何评价人物的感受、他们的行为之意义、所描述事件的真正意味;如果采用固定的内视点,它将影响我们判断它是否歪曲了被叙以及是如何歪曲的;而如果采用复合内视点,则会影响我们发现对被叙的何种解释最接近真相。
C.速度:构成被叙世界的事件与状态,可以或快或慢地呈现。
叙事速度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如下图:
速度的判断实际上不是指叙事长度与被叙时间之间的确切关系,而是指叙事长度与我们确知或感觉它应该具有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被叙
我理解被叙主要帮助我们考察事件及其结合方式,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叙述从提取出相关事件,了解事件之前的关系,以及理解叙述者如何组织它们以达到他的目的。
1.事件
了解事件之前先了解”命题“。
命题:是一个用单个句子表达的”话题-评论“结构,在此句子被看作至少一个但不超过两个分离的基本线索的转换。(说实话后半句没看懂)
事件:(或关于事件的命题),作者用“事件“代替”事件与状态“,可以定义为状态性的或行动性的。
行动性(active)事件与状态性的(stative)事件在一个叙事中的比例,是该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在其他各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多数事件为状态性的故事,在生动性上就不如一个多数事件是行动性的故事。
另外,状态性事件与行动性事件的分配模式,可以作为不同叙事模式的区分。
在特定叙事中可以讲述的事件数目是没有上限的,但是下限是2个,并且它不能以其中每一个单独事件为前提或为满足。
2.组织
(1)时间关系:这里说到两个构成叙事的原则,一个是当叙事讲述的事件被组织到一条时间线上,每次至少必须有一个事件先于另一个。比如
”约翰吃饭,玛丽吃饭,比尔吃饭。“不是叙事。
”约翰吃饭,玛丽吃饭,然后比尔吃饭。“是叙事。
另一个原则是,如果我们无法为一个文本的事件建立起满意的编年(也就是其时间线),那么它就不构成叙事。
(2)空间关系:这里整体说明了,叙事可以表现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事件,也可以表现发生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件,等等。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并非在所有叙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果关系可以反映心理学秩序、哲学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等等。
(4)变化:变化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方式变化(人物在不同场合可以很好地或不那么好地实施动作,或迅速地,或快乐地,等等);另一种是情态变化(愿望被满足,目的得以实现,诺言被遵守,等等)
(5)相关性:给定一个讲述顺序序列的叙事,其中的序列被看做一组非同时的话题-评论结构,其中最后一个是第一个的变化,那么事件可以依据其与序列的相关性辨别出。这样,任何事件,如果它既不是被改变的又不是变化后的(也不是变化的原因)它与序列的相关性(relevance)就小于那些被改变的事件和变化后的事件。
因为不同事件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的事实,我们才能够从叙事中抽出一条故事线(或一个情节),并对之加以概括,那些不具有相关性的事件在故事线复述中就被省略了;相反,序列中的第一个事件与最后一个事件(以及变化的原因)不能省略。
这不就是抽取故事的方法么!
(6)状态与行动的聚合:各种各样的事件可以结合,构成一个更大的状态或者行动。
(7)人物:
是一组命题中共同的话题(或”逻辑的参与者“),这意味着他一般都(至少在某些特征上)与人类相关联
对于一个发挥人物功能的逻辑参与者,它在故事中至少一次处于前景中,而不是降格到背景上,成为总体语境或环境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判断哪个是主角:
先提取故事线,再找出发挥人物功能的逻辑参与者。
判定方法有多种:
1.要么由人物的行动、要么由语言,要么由行动来界定。
2.依据文类来区分,行动、语言与情感是文类的例证。(其实不懂什么意思)
3.依据其履行的功能来区分,按照格雷马斯的观点,可以分出主体(期望客体)、客体(被主体期望)、发送者(发送期望)、接受者(客体的领受者)、(主体的)帮助者、(主体的)反对者等。
4.依据文本的突出情况(大量命题、品质不同、主人公有名字而别人没有、他在叙事中的出现于战略上的重要节点相一致等等),简单地区分出主要人物(们)与程度不等的次要人物们。
需要注意的是,人物不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叙事完全是关于非人(貌)的主体。
(8)环境:一般所称的环境(setting),相当于指涉同一(背景下)时空综合体的一组命题。环境也不是必不可少的。
(9)主题:是一种总体思想意识,它的一组(准)命题(或一组主题)被看做对它的阐明。
(10)功能关系:某些迥然不同的状态与行动在功能上却相同:它们构成需要完成的困难任务及其完成,缺乏及缺乏的消除,禁令及禁令的违背等。
(11)复合序列:在一个给定叙事中可以有不定数目的事件序列,它们之间有或多或少的共同性(在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并以各种方式结合起来(比如结合、嵌入和交替等方式)。特定叙事中运用的结合方式构成了该叙事的重要特征。
二.叙事的语法
这部分主要用以解释这些叙事要素和表现的形式模型是什么样的(第三章)。
每个人都能把叙事与非叙事区分开,作者在这一章试图用一套叙事语法,来解释人们关于叙事的本质的这套内化了的说不清的规则。
这套叙事语法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 结构成分:作者提出了核心叙事结构(kernel narratives),即全部叙事讲述 n(n>=2)个事件,并且事件的局面(situation)或状态(state)的改变不超过一个。
- 逻辑成分:语法的逻辑说明了任意叙事的命题内容。它由多个语义要素之群集组成,这些语义要素构成逻辑用语与命题之实例。(或者说,构成融入命题的基本论点与谓词的实例)例如,它会包括诸如“然后”、“结果”、或“约翰吃饭”(命题的实例)之类的群集。
- 叙述成分:说明叙述过程(narrating)。
- 表达成分:能够把其他成分的指示翻译为书面英语(之类的表意系统)的一个成分。
具体这块可以继续详细阅读作者的另一本书《故事的语法》。
三.阅读叙事与叙事性
这部分主要介绍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对叙事的理解以及我们对其叙事性的估价(第四、五章)
阅读叙事
近年来,似乎进入了关注读者的时代,作家、写作过程、和作品的重要性低于读物、阅读过程和读者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将阅读定义为这样一种行为:
该行为以一个文本(一套可视化表现的语言符号,意义可以从这套符号中提取出来)、一个读者(一个能够从那套符号中提取出意义的行动者)以及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为前提,使得后者至少能够正确地回答关于前者的意义的某些问题。事实上,阅读一部文本可以说约莫相当于通过提出关于文本的问题并在文本基础上回答它们,来逐渐地处理文本数据的过程。
从读者阅读的角度,不同读者,或者同一读者在不同场合的阅读,得出的答案可能都是不同的。读者可以提出各种各样适切性问题(relevant question),可以进行最大阅读(了解关于任意和它所有意义方面的问题与法案),也可以进行最小阅读(了解所发生事情的问题与答案)。
从文本的角度,我们想要阅读和理解一个叙事,必须了解其符码,书面叙事包含许多符码,比如义素符码(linguistic code)、文化符码(cultural code)、阐释符码(hermeneutic code)、情节符码(proairetic code)、象征符码(symbolic code)、等等;文本本身即可能为阅读带来帮助,也可能为阅读带来欺骗、阻碍或者限制,其中中的元叙事信号,可以履行多种功能,告诉我们如何阅读;并且,文本可能有较高的易读性却没有可读性,或者相反,(书中给出很多易读性的评判标准),事实上,好的叙事需要在太多易读性和太少易读性中找到一种平衡,因为
通常一个文本被认为有可读性不仅仅是因为其易于解码和得出意义,而是因为它有趣,悦人。
所以有时过于简单,反而让人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易读性与可读性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平衡。
叙事性
最后这章主要回答,是什么影响到叙事性,并使一个故事成为一个好的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叙事的区别性:一个特定叙事的叙事性,不仅与改叙事的构成成分有有关,而且与它们的排列有关。它也必定与该叙事之被接受所依赖的语境有关,尤其是与其接受者有关(因为我们的情况与兴趣不同,对你来说高叙事性的东西,到我却未必;此一时你觉得它适当,彼一时你又觉得它不适当。)所以关注叙事时候既需要关注文本又需要关注语境,既需要关注生产方面又需要关注消费方面。
这里部分解释了,一个故事的好坏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是个性化的,所以故事对产品的影响,也取决于这个故事面对的目标人群的喜好与变化,环境的变化等等
我总结作者文中提到的一些好叙事原则如下:
1.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一个段落中的被叙之信号(指涉到事件)比叙述信号(指涉到事件的描绘及其语境)多,那它就比相反情况的段落有更高程度的叙事性。
2.一个段落如果(主要)忠实于被叙,并表现比较多的时间序列,它就比呈现较少时间序列的段落有更多叙事性,因为叙事是讲述发生于不同时间的事件,而不是发生于同一时间的事件。
3.一个描述各种冲突的叙事比完全不描述冲突的叙述有更多叙事性。
4.叙事不仅表现状态与动作之时间序列,它还表现了那些就人的特性和/或人化的世界而言有意义的状态和动作,所以更为清晰地传达了直接关乎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意义的事件描述更有叙事性。
5.分离性:当分离的状态与事件被时间性地联系起来时,一种叙事的组织模式更为清晰可感。比如:“他失去了所拥有的百万元钱。”比“他拥有一百万元钱,后来失去了。”更具有叙事性。
6.具体性:一个被单独详述的事件将更有助于叙事性,而未被单独描述的则不如此。叙事回避抽象而兴于具体。它聚焦于特殊而不是一般。
7.确定性:(明显的)过去的比(可能的)未来性的、有条件的或者当前的更好:“它确实发生了”比“它可能发生”、“它将要发生”或“它能够发生”有更多叙事性。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事后叙述远比事前叙述、假定叙述或者同步叙述要普遍得多。
8.叙事性还取决于所表现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构成(或涉及)一个整体,一个有着起、中、结的完整结构,由(分离的、特殊的、确定的开头和/或结尾组成的叙事,称不上叙事。
9.一个叙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主题,没有开始于结尾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给定情境中某一变动的(说明性)描述,实际上可以说它没有叙事性。
10.具有高度叙事性的叙事不仅是描述变化及其结果,而且是描述根本结果,其描述的变化不仅仅是从一个偶然状态到另一个偶然状态的改变,而是从一个根本状态到另一个根本状态的改变。
11.叙事经常基于某个结尾而展开自身,该结尾起到其(部分)前提、其吸引力、其组织原则的作用。阅读一个故事即等待结局,这种等待的性质即该叙事的性质,如果小说或者故事越能够助长读者的等待动力,叙事性越强。
12.无要点的叙事具有较低程度的叙事性:如果我在 x 中不能发现作为故事的要点何在,那么我不会认为 x 是个好故事。很好的测试问题是:那又怎样?
13.补充前面章节提到的1个原则:如果我们无法为一个文本的事件建立起满意的编年(也就是其时间线),那么它就不构成叙事。
作者还提到一些坏叙事原则:
1.如果在理解改变者与被改变者之间的联系时会经历困难,那么对变化的解释将不能被接受,或不能服人,叙事也就受损。
这有些类似我们之前所说的“因果牵强”的原则。
2.那些被看做对中间(或开头或结果)没有重要价值的事件,那些不能作为对所表现的变化富有意义重大的关联来加以分析的事件,都是没有叙事上的活力的,它们会危及叙事清晰性并群海叙事性。
最后几点启发
最后一章是我在全书中最喜欢的部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有几点:
1.叙事的的方向其实是双路的,从开端到结尾的往复运动,结尾有时在一开头就到来,甚至是在开端之前就到来。这样的结构,有种刻意与无意之间徘徊的美感。
事情以一种方式发生,而我们却按相反的方式讲述它。你看上去从头开始了......事实上你却已从结尾开始....故事反向地发展:事件不再以漫不经心的方式一个叠一个地累积,它们被故事结尾抢先确定。故事结尾引导它们,它们当中的每一个依次引出它之前的那一刻。
2.一个未经请求,主动提供的叙事首先需要唤醒欲求,一旦欲求得以满足,叙事必须停止,或者接受无要点这一事实。这也让我思考,为什么产品经理和作家,都要懂得人性,因为他们需要做的根本是激发欲望。
3.高叙事性也未必就是叙事,叙事之美也远远不止是叙事。
正如易读性与可读性情况一样,说一个叙事比另一个具有更多叙事性,不意味着它更好或更坏。叙事性依赖于接受者,其价值也是如此。事实上许多叙事之有价值,不是纯粹是作为叙事,而是由于它们的妙语、它们的文体、它们的思想内容或它们的心理洞察力:在大多数叙事中,有的远不仅仅是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