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日,重庆大学,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贡献”精神教育专题培训班。选择来,是因为星儿在这里而我尚未抵达过,还因为我幻想着可以是一段静下来听说读写的时光,有几篇已经拉好“梗”的读后感在电脑桌面上沉寂无言,虽无行政命令,但在“中国班主任研修院”学员的疯狂影响下,始终横在心头……意料之外的是,学程安排得很紧凑,加上被组长、被班委,时间与精力受到了挑战。直到结束了今晚的小组讨论,此刻才努力打开了电脑,我知道,再不启动,我听说读写的“冲动”又将永远只是冲动,而非行动……当然我会尽量遵守以代组长身份跟带队领导沟通后获准的“不发相关照片,尽量纯文字”的原则。这些,算是关于“写”的一点背景补充吧。)
从常州北站出发时,我在朋友圈里表达了迎接一个个“陌生”的忐忑:“学习的同伴不再是教师、校长,而是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的顶尖精英;学习的内容不再是教育教学,而是理想信念;旅途与城市也是……于是,我在想,这算不算是更大程度的‘跨界’与‘综合’?我期待且能学到什么?我和‘同学们’会有怎样的相处模式……”有同事评论道“你是各界精英的综合融通……”我脑海中突然就冒出了这样一句话“中了综合融通的‘毒’”。
这“毒”源自我的研究经历。九年前,我在学生发展处工作,第一次组织的向“新基础教育”团队开放的班队活动现场研讨,主题就是“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并非常振奋地向李家成教授递交了第一份该主题的“研究简报”。此后,我担任教导主任、教学校长,这样的管理经历,让我对“综合融通”情有独钟,所推动变革的“国旗童声”“班级午间项目课程”“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你好,寒暑假”等,无不在努力呈现这一特征。
这“毒”源自我当前生活与交往的影响。出发前刚刚参与了“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现场研讨会”,而“研修院”群里小伙伴们一篇篇关于“综合融通”的学习心得毫无意外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冲击着我的感官。
这“毒”,是欲罢不能的独特诱惑,是自然浸入的探索兴趣。于是,我才会兴起以“综合融通”为“行.写.思”的主题。当然,站在重庆培训这个时间和物理空间,它所体现的意义,也许还只是较为牵强地加以对比或连接,也许还只是停留于认知层面的“应然”而非行动的“实然”,也许还只能是在异地无书可翻因而也无据可引的直观概要……但一个立场是坚定的:如全国会议上余玲华主编所说的“浇别人的水,肥自己的田”,我用“综合融通”的眼光看待这次“理想信念”教育之旅的所见所闻,最终是希望能为教育教学的“综合融通”打开新的“窗”,让更多的阳光进来!
再回归到“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全国现场会,当时代表们围绕主题的讨论一度凸显了“边界与融通”的关系。我受今天下午罗晓梅教授在讲座中阐述“坚持和发展怎样的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的逻辑结构和内在机理启发,谈谈对“综合融通”本身的一些思考。
其一,我们在讨论怎样的“综合融通”?
会议中,陈主任曾悄悄问我:“刚刚李教授说的不要‘贴标签’我听不懂。”我既记不住陈主任的原话,当时自己又不知何因开小差没听到李老师关于贴标签的原话。于是,我当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强调的综合融通确实需要与更多人用类似语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所理解的“综合融通”,以及行动上“凑一起就行”的综合融通进行区分和清晰,它有自己的特质。而现在,我将既不再猜测李教授当时的想法,也不再局限于自己当时的直接感受,甚至也不再直接关注会议上“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这一内容领域,就纯粹地表达我今天形成的新思考。
1.坚守“存在”客观规律的综合融通。人,如果作为生物体,是以独立的个体行走在大地上,然而,他的“存在”方式——多种角色、衣食住行、情感信念等,无不受着外界与他人影响的综合折射。事,如果以单一结果维度界定,我们也可以“就事论事”,说“结束了”“完成了”,然而,我们做事的方式一定受着千丝万缕的背景、环境的综合影响,一定会全息着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影响……人和事,也必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综合融通,是符合人与事存在的客观规律的,也将反应为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作为培养完整“人”的事业,教育对综合融通的探索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也应该回归为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2.扎根“新基础教育”的综合融通。在“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全国现场会上讨论的“综合融通”,一定是体现“新基础教育”特质的。作为“新基础教育”实验校的教师,我第一次听见“综合融通”这个名词,第一次读到对“综合融通”的具体阐述,第一次进入“综合融通”为主题的研讨现场,都在这个体系之内,都从学生工作开始!因而,尽管现在这个词已经遍地开花,但在我这里,“新基础教育”就是“综合融通”理念和实践的创生者,我在其中发展我的认识与实践。它的背后,是“新基础教育”二十多年持之以恒的研究积淀,是“复杂性理论”等教育普遍规律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有着自己的思想和逻辑结构:主题目标、价值导向、内容构成、动力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在全国会议上对“综合融通”的发言与讨论,仅仅着眼于案例或语义的自由理解是不够的,应该在会议的“前场”进一步走入“新基础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的“境脉”之中,形成有“根”的专业眼光,再来认识和审视自己的实践与表达,展开对话与思辨,形成再认识与再重建。我想,这也是防止“贴标签”现象的必经之路。
3.与特性发展相统一的综合融通。“新基础教育”倡导的现场研讨会,必定会强调听说读写,必然会有大容量的信息分享、堪称激烈的多元对话甚至争辨……这本身就体现了其追求知行合一、重心下移、互动生成的开放性、发展性主张。我们所讨论的“综合融通”既扎根于“新基础教育”,又被鼓励着不断去发现和丰富其更多的“可能性”。这种丰富应当是个性与特性的融入,超越个人主义,避免内部对抗;超越“殖民”主义,避免外部对抗;超越已有经验,避免时代对抗;超越国界,避免族类对抗……从普遍规律出发,又在共同体中投入个性、共同酿造,回归、反哺于普遍规律……如此,圆环推进,使其焕发着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其二,怎样坚持和发展这样的“综合融通”?
1.内化战略性、创造性观点。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阅读、学习“新基础教育”研究体系,尤其是关于“综合融通”的富有战略性、创造性的观点。如朝向教师素养的包含“综合融通能力”在内的“新基本功”,如指向实践方略的“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资源融通与学生发展”……从而形成自己开展教育教学综合融通研究的新目标、新举措。
2.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还以“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现场研讨会”这个“点”为例,每位代表的发言中大多会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呈现的问题是多样具体的,关于学生组织的、关于操作逻辑的、关于师生认可度的、关于育人成效的……在互动对话和专家、生态区代表总结沙龙环节,则将具体多样的问题回归到因主题的特殊结构所形成的一个总体性问题上——边界与融通,或者说分与合的关系处理上。李家成教授又指出要追问“实践中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融合过度?还是融合太少?”他与其他几个点评专家又共同强调了这一关系的处理归根结底是思维水平、思维品质的挑战,思维提升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先”。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至少可以提醒我们以下几点:对问题的认识也要能在具体的、多样的、部分的与总体的、根本的之间来回穿梭;对问题的判断需要层层追因,基于数据,走向科学、精准;对问题的解决要重视“思维方式-策略-目标”的结构性关联。而这样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听说读写做”中去累积,即李家成教授一直着力提倡的自觉综合的研究状态,而他在会议最后所建议的“后续工作”——写论文、做系列研究、开展会议评价与反馈等,也是这种思想的渗透吧。
3.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从“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出发,向内,我们可以继续丰富体系,优化结构,不断凸显核心理念与战略,持之以恒创造品牌项目。向往,可以继续探索学生工作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校园环境、教师发展等学校生活全领域之间,与学校整体文化之间,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综合融通。
4.构建全球研究共同体。打开国际视野,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在比较与吸纳中让研究符合当今世界的教育合理走向,探索中国贡献。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所特有的豪情与胸怀。
“综合融通”与“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也许我阐述的对象并不特别清晰;从“是什么”到“怎样做”,也许我每一部分的观点只是在强调大家都明白的普遍认知……但,至少,一种关系思维是明确的:如李家成教授的小结,坚守“分”中追求融通的境界,融通中尊重“分”的独特性,彼此玉成,互不替代。也至少,我在这个夜里,克服了惰性与疲劳的损耗,选择了自觉的“写”的状态,向“研修院”的小伙伴们,又靠近了一点点……
(9日夜成型,10日夜补充,“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