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打完球回来,不经意想起了成甲老师的《如何通过知识获得爆发式成长》主题分享还没听。听完之后,心理反应是震惊+惊喜!成甲老师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太精辟了,直揭本质。
一、知识
什么是知识?常规认识就是我们看过的书籍,学过的课本。事实上,这个常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知识是能显著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法,无法优化生活的,都不叫知识,只是无谓占用空间的信息。原来,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恰是在理解知识的本质后,以结果导向指引后人,而我们却熟知数十载,不解其意。反思过去20年的读书经历,越学习越缺乏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学的越多思维却越混乱,所学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很多竟成了信息垃圾,干扰思考,都是因为陷入了知识的认知误区。我们必须重新梳理知识,剔除没用的,运用可用的,让知识改变生活,后面讲如何重新梳理知识。
二、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可以理解为对问题的思考模式和解决套路,是对知识运用融汇贯通的最直接体现,是一种快速提升自己对某个领域的思维高度的方法论。成甲老师在阅读《刻意练习》时,发现了这个本质却被大家忽略了的方法论,在主题分享中提出来。每个领域真正的牛人,都有自己一套特有而高效的心理表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牛人,洞察他们的心理表征,比如深入交谈、观看采访实录等能反应他们最真实情况的事项来洞察,并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来使自己在该领域获得快速提升。
三、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就是这个世界最本质、最底层、最通用的一些简单规律。哪些知识是临界知识?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的,不过一般继续学科,比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大多是临界知识,需要从中把握本质,提取真想,并熟练运用到各个领域。这个世界大多数领域都是由少数简单规律构成的复杂现象,只有透过表面的复杂,把握本质,才能迅速通过知识获得爆发式成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要从“道”的层面把握知识,思考问题,若从“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只会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落入低效的勤奋。
听完课后,最近两天在看书或听音频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作思路是什么,作者想表达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我能怎么运用?”等等问题,发现真的能有效提高对作者的思想理解的效率。比如薛老师讲的稀缺,为什么稀缺能成为经济学的基石,而不是“人是理性的”和“人是自私的”这两个看是有道理的假设?按照我以前的思维习惯,我应该就会去直接相当然的觉得“喔,原来基石是稀缺,而不是理性和自私”,然后就完了。但这并没看到问题的本质,只看到了what层面的表面信息,而没有去深刻理解。经过思考,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学的基石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首先自然是要具有普适性,然后是能够促进市场运作,提高生产效率。而人的“理性”和“自私”属性是不一定成立的,因为人在大部分时候或者大部分人并不是理性的,另外人也不一定是“自私”的,比如人是普遍具有同情心的,人在群体中很多时候都会做出舍己为人的事(《乌合之众》有对此专门研究),此外由于人们大部分都习惯性短视,“自私”属性也许会使其倾向于做阻碍提升生产效率的事,比如抵制机器人在工厂中的使用(这就跟倡导灾难会促进经济增长一样,没有看到看不见的部分)。既然知道了“稀缺”是经济学的基石,有效运用它去改善我们的生活,使其成为真正的知识,是我们接下来要不断践行的。例如,可以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去评估我们做的产品是否具有这个基本经济属性,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可以评估下我们现在掌握的技能,是否具有稀缺属性(有用又很少人会),不断去打磨具有这方面的属性的能力,以获得更高额的售价。
如何学习才有用?上面已经给出答案了,就是“学以致用”。“学”,要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是临界知识还是应用级知识;要知道如何学,洞察大牛的心里表征,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用”,要举一反三,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不断运用,最大化知识的价值,而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飞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