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水边,连绵苍翠的群山环绕着一湖烟波渺的绿水,山青水秀是最恰当形容这的词,那里的主要交通是船,乡下只一条稍宽一点的土路,土路变成水泥路是还是前几年的事,我的的记忆中,坐一回拖拉机都是一件自豪的不可一事的事情。
我们上学坐船,去镇上赶集坐船,连外出干农活都是坐船,是的,我们那家家户户都有一膄小船,一个渔伐子,这膄小小的船载着这里的人们在湖的两岸,山的两岸穿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老的是那伐船的人,流走的是岁月。
以前总想逃离,大了远离了却又时常常怀念,春,百花齐放,夏,树木成荫,秋,硕果累累,冬,万赖俱静。四时的美景,万千的感慨。
每个来到这而的人都说,哇,这果风景好美。
可我还是逃离了那里,我留在了满目高楼林立的地方在那里上班,在离老家很远的地方生活,四周都是各种水泥,铺就的路面,每天出门都是坐车,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我远离了故乡,也远离了船,朋友听说我从小坐船,投来羡幕的眼神,我不屑的回道,坐船有什么好玩的。
有谁又知道山清水秀的背后藏着无可奈何的艰辛。
因为地处偏僻,交通又不便,人们只能在家务劳或外出打工,因为是山地,土地不多,都是在斜坡上人工改造一小块平坦的土地用来种植,湖边两岸的青山山脚,山顶都散落着一些这样的土地,听说最开始这个湖只是一条小河建湖蓄水后,淹没有良田,房屋,大伙只能背上全部的家当举家往地势高的地方走,昔日生活注入到了水底,不舍,伤感,无奈,可终归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明天的太阳还要继续迎接的,重新造屋,壁地,在新的地方欣欣向荣。
新的地方是陡斜的山地,改造良田已是不可能的,依着山势种树吧。政府发放了一些果树苗,尤以桔子树居多,采摘桔子也是农活的一 部分。
那时候桔子非常的廉价,远不够一家人的开支,男的就伐木,村里都有属于自家村的一些林场,把山上的木材伐下来,再拖出去卖了,这里不是《熊出没》中的森林,伐木工人更加没光有光头强那么好的待遇,土地平整可以由出入,还可通车,这里是,峰栾叠幛,陡峭峻岭,羊肠小道,荆棘遍布,全依仗人工 。女人在家里养猪,有商家收购药村,又进山去采药村,这片土地风景,青山绿水,经济却让人贫穷落后。
我在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都没有出过那里,山的那边还是山,水的那边还是水,中学时看作文书上写,街道,马路,公园、、、、、这些名词对我们而言陌生又向往,我父母的那一辈人大多数晕车,因为他们一真呆在熟悉的土地上,没有出来过。
90年代是乡村最热闹的时候。
村里的小学1—-6年级6个班,小卖部,诊所一应俱有,偶而还有走乡串户背个泡沫箱卖冰棒的,2毛一根的绿豆冰棒,是人间至美,家中却依然没有多余的闲钱购买,家中的孩子却早已围着那个泡沫箱望眼欲空,用于用上了最原始的方法,物品互换,用家中的鸡蛋与冰棒交换,记忆中还拿桔子与人交换大米。
2000年后,那些 曾经在村小上过学的孩子陆陆续续的都长大,去了外地上学,上班,谋生,一批一批的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了,再后来慢慢的有人迁出去了,曾经的房屋地基是已断壁残垣,杂草丛生。
村中的小学只开办1-3年纪了,三个年纪加起来都不超过10个人,相邻的村子都合并了,只老一辈还守着这片土地。
山村越来越寂静了,我思念它的温度,它的幽静,我把我的整个人生最快乐的最无忧的青少年时代都寄托在那里,可是我更贪念城里便捷的交通,繁华的街道,空调的温度,故级在我的灵魂深处,而我正走在红尘路了,忘不掉,更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