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童蒙养正、大道至简,简单讲:就是在幼童阶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对其进行启蒙教育,陶冶其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培养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同事先给房子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给小树扎下一个深深的根基,在儿童后期的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直接地、水到渠成地影响其思维和行为,使其顺利成长为具有优秀道德品质、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人才。
童蒙养正、刻不容缓!2018年的7月10日这一天,狂风肆虐、暴雨倾盆而下,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四川省吟诵学会传闻会长依然风雨无阻、如约赶至江油蒙正学堂,给早早守候在那里的老师们、孩子们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家长们呈上一堂丰盛的“童蒙养正”国学文化盛宴。一同随行的还有绵阳吟诵学会的郝祁香老师、罗晓燕老师及任容章老师等。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堂课是先生这一天的第三次讲座,每-次讲座大约都在两个半小时左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然,上了一天课的先生虽有疲惫,但丝毫没有减弱上课的激情,甚是令人敬佩。
18:30,准时上课。先生首先发问,让传统文化进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灵里,我们必须要做教育,那用什么来做教育?用吟诵方法?用四书五经?用传统文化在做教育?不!先生一字一顿的说:“我们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去做教育!那才是根本!所有的方法都只是表面的东西,我们要讲次第关系!”
先生以“蒙”字举例,说文解字:“蒙”乃覆盖也,孩子的智慧,本自具足,然被野草等覆盖物蒙盖住了,需要老师去启发、去发蒙,让本来具足的智慧显现出来。我们老祖宗非常智慧,0——6岁的孩子们都必须要发蒙,发蒙就是人生第一课!
先生再以繁体“学”字说文解字,进一步阐述儿童发蒙方法。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发蒙呢?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三百千干孝”——《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孝经》。按照这样的次第来做蒙学。如何学习呢?先由老师逐句教,字生跟着老师读,边读边用笔标出句读,读完后要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遗忘,那就需要温习,如同写字:先描红、后临帖。只有方法正确了,才会事半功倍。
曾记得2013年7月,我在北京参加王财贵教授的《论语》学习活动,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论语读一百次。我当时还不会吟诵,只能用普通话朗读,说实在的,读得很艰难、很痛苦,直到活动结束,我依然还是记不住。如果那时花一个月时间,用吟诵的方法,我相信我肯定是可以完全背下来的。
整个晚上,外面雷声阵阵、雨声隆隆,然,整个学堂里的人全部凝神端坐、专心致志地感受着先生剖心置腹的真诚交流。先生用非常清晰的道理、明确的语言,振聋发聩、准确阐述了整个儿童发蒙过程的注意事项和要点,闻听者莫不大开耳界、受益匪浅。
一晃两个半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课后,家长们仍然意犹未尽、不舍离开,围着先生不停的咨询、倾述着。外面的暴雨依然倾盆,如同我们今天的收获,也全是“倾盆”,然而沉甸甸的全是干货呀!
非常感恩先生的无私奉献,不辞辛劳地来回奔波!感恩为我们本次活动付出的所有人,相信我们复兴国学的道路必定是康庄大道!前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