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时代呼唤学习雷锋的第53个纪念日。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半个世纪来,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神州大地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三干休所的朱如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凡人模范,他今年80岁,是一位退休20年的军休干部。
学雷锋,见行动。他春风化雨,扬善献爰,润物无声地把炽热爱心献给社会,献给集体,献给別人。他的情爱故事,穿越时代的雷锋精神。
“非议”难阻苦恋情
五十多年前,一次团组织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沈阳炮兵研究院的朱如华与同事们一起去郭履晏家中探望,做好事。但他没有想到,平时跟自己谈业务,找资料的同事郭履晏的家境。丈夫得病去世,一直是她一人照顾着四个孩子和一个生病的婆婆,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而郭履晏正在吃力的做煤球,生活十分窘迫。活动结束后,他的心总是放不下。由震撼产生的同情和爱心,自那后他就经常往她家跑,帮做煤球,收拾家务,陪小孩玩、辅导作业等。“寡妇门前是非多”,古话验证了他的经常往来,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领导谈话、团小组开会,入党自愿书退回,种种警钟敲响:这不正常,你是25岁的年青军官,才貌双全;而她带着四个孩子,年龄比你大五岁,找谁都比她强,你是不是外文读多了。警钟和“非议”也是爱,但没有阻止他的情爱和苦恋,他向郭履晏吐露爱心:大家也是关心我,只是我痴心不改。1963年秋,在同事们的一片质疑和母亲的反对声中,朱如华和郭履晏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善意谎言都是爱
朱如华怕家人担心,结婚两年后,他才告诉自己结婚了,但仍隐瞒了妻子的真实情况。老人家信以为真,没说多余的话“……你们要个孩子吧!”
然而,新生命的降临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孩子生下来就是残疾人,脑袋小,眼睛瞎,医生说只能活到七八岁。夫妇俩没有放弃这个孩子,他们把孩子送到安徽乡下,托人代养,每个月寄生活费,如今这个残疾孩子已经四十七岁了。
后来,上海的母亲一直询问,结婚十多年为什么还没有抱上孙子。朱如华爱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最后想出“爱的谎招”。他找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的孩子正好是十岁出头。他带上这个“小演员”到沪,向母亲演出了一场“借子见亲”的故事。
八旬桑榆依照红
退休后,有关单位邀请朱如华写稿,他便一口答应,出任《少年军事百科全书》、《新兵器大观园丛书》等书的编委、副主编,并承担了《战争之神》、《爱国者与飞毛腿》等八种图书,70多万字的编写工作。
二十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倾注心血和雷锋精神,发表各种文章140多篇约50万字。
出版了《机器奇侠》科普读书,得到小朋友们的喜欢。
2000年,朱如华被评为“成绩突出的国防科普作家”和优秀报道员。
2013年底,朱如华和郭履晏两位老人应园明园的邀请,完成了金婚仪式。
现在,朱如华仍像当年学雷一样,想着别人、想着单位、想着国家的冷暖。如文川、云南地震,北京“721”大水后,他都立刻捐款捐物。去年他向云南地震灾区捐赠100床新棉被。
平时在小区,听说谁家有事要帮忙,他就去帮一把,看望病人、搬运重物等。
去年,年迈八旬的朱如华光荣入党,了了他50多年前的心愿。
今年春节期间,朱如华将多年拍摄的影集翻出来,选出最好的景物照片,扩印放大,然后制作成展版。在军休所的春节茶话会、猜谜语等活动期间,与其他同志的摄影作品在一起现场展出。
他的美图秀秀,给人愉悦和享受,受到了军休老干部和家属们的好评。
如今,老俩口相濡以沫,共度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