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因为昨晚睡眠不好,今早睡着了,打开课程链接时课程已接近尾声,只好重听,但重听明显没有听直播互动有带入感。
今天,袁老师带来的是【思想实验】----读书会也可以是问题解决通道
看到这个标题,我猜,这节课应该是在讲,读书会,不只是陶冶情操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将书中的知识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场景的问题解决。
果不其然,袁老师带来了四种读书会的问题讨论法:简单讨论、观点融合、实战演绎及共创式问题讨论。
这四种活动组织的方法都有一个核心----提问,只有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参与者有收获,那么,什么样的问题算是一个好问题呢?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式问题,能够打开话题。
2.问题描述简洁、易于理解。
3.问题不要太简单,需要通过思考、探索、讨论才能得到答案。
4.答案非标准化,不是可以简单从书中获得。
5.问题与书相关。
6.有目的的提问。
第一种,简单讨论,这种方法可能大家参与体验的比较多,大致是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主持人反馈。
第二种,实战演绎,这种方法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演绎,参与者通过案例中的角色扮演,演绎案例中的问题、应用书中知识点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前面两种方法,我们常常在培训课程中有过体验,这些方法也可以迁移到读书会的组织中。
第三种,观点融合,这种方法的特别之处在于轮换组员,乡下吃酒席,形容一个人在这桌吃了又换另一桌吃,叫“翻桌子”,就有点这么个意思,参与者通过不同的小组组合收获不同维度的答案,可以跳出个人的限制思维,通过多维答案的重组再回组分享。这样,每个人都会吸收新思维、新方案。
前三种方法,都是由主持人或者组织者提供问题,最后一种共创式问题讨论,则是将主导权交付给参与者,共创问题、共讨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问题来源:整合小组书中内容而来,用想象力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及其应用场景。
2.问题要求:具有价值、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3.问题交换、交互讨论: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获取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组织方式相信书与知识的相通性,通过集体共创收获新思路、新方案。
如果你来组织一场读书会,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晚上的线上互动,让我认识到了1+N本书的结合,能够实现跨界问题,在伙伴们的讨论中发现,需求和底层逻辑的相通性,也使得任何一本书,都有可取之处应用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