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才的前提是专才,管理者首先也要是专才!
我们使用干部的时候,包括使用员工我们追求专才是全才。
任正非首先说过:全才是由专才产生的,而且他说干部中的领袖是自然成长起来的。
也就是说对干部来说,对人力资源中间的最核心的这个人才队伍干部来说的话,首先还是要强调专才。
也就是说哪怕你是管理人才,首先你要专。
那第一呢全才首先一定是专才,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说我们说这第一点非常关键。
任正非曾经说,如果他在某一项钻研中,专业中钻研的很透,他对其他的项呢,专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如果没有专才就不可能成为全才,没有专才的全才也许没有突破能力,绕着这个城墙转,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
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也就是说你的专业能力很关键,我们做管理都非常清楚,如果你对哪一个专业你很了解。
举例子,你是做人力出身的,那无论你以后做哪个岗位,你对人力这一块你就特别了解,你都特别有发言权,你特别能够融到工作中去。
那如果你是做技术,比如像我开发出身的,不一定在coding了,但实际上呢你还是会对技术的,你就很有这种敏感性。
这就是任正非所说的你又能触类旁通,你就能够把炸药包放在关键的地方,我们相信做专业的人都知道。
哪怕我们经常讲,有人学土木工程的自嘲自己土木狗,那你可能你学理工科的,那可能你很久都不做工程建设的这个工作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你管工程建设的,你在地产行业做或者你在相应的什么企业里做这个基建部门。
像华为有基建部门,包括行政部门,那你可能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他强调呢,系统性的和阐述性的和构建性的专家,这个合起来也不行。
就是什么呢,你一定要专业性,你不能说只是个所谓的全才,然后我们做管理的都知道,这个管理“万金油”,好像什么都要知道。
确实什么都要知道,叫博,broad,更加要广,这个知识面更广。
但实际上呢你的基础要专,不管你是哪一行的,触类旁通,我们为什么叫哲学是社会科学之母,就是因为很多专业实际上他有这个相通性。
任正非曾经说过:就如同皮蛋粥一样,皮蛋瘦肉粥我们广东人经常喜欢喝,这个皮蛋就是皮蛋,粥还是粥。
我们知道煮的好的皮蛋瘦肉粥,皮蛋能看出来是皮蛋,但是呢它也能够跟这个粥混在一起,并没有发生这个物理和化学性的转变。
那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就是专才,如果你没有专业性,你其实没有办法去触类旁通,你看起来什么都懂但是没有用。
这当然也是华为发展到现在,它特别需要专才,因为它的分工非常细,就特别需要专业的人才。
那不像我们做咨询的,可能我们涉及面比较多,原因是因为我们客户有很多需求,
你不能跟一个客户说,我们做人力资源的咨询项目,那你是激励的项目,那我们最后说绩效完全就不懂,那你绩效不懂怎么做激励。
所以我们做咨询的一定要强调能迅速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企业里尤其像华为这样的分工很明确的企业,你就不能强调你是专才,你必须强调你是全才。
哪怕你说你是18级以上的,中层干部以上的,你也要非常专。
我们经常看任正非的讲话,包括一些他的轮值董事长讲话,如果你研究你会发现, 他对每一项专业,就管理的专业比如行政、人事甚至财务都非常了解,远远超过很多专业行列的人士。
因为他一直在积累,也就是说他的平均的水平,可能已经超过很多所谓的专家的人了。
但是呢这种是高端的领袖级的人才,领袖级的企业家才能达到的高度。
但对我们大多数企业的干部来说,包括对企业家来说,可能你没有办法做的那么专,但是我们经常说,如果你什么能力都没有,作为企业家,那打粮食能力肯定是有,赚钱能力,不然也不可能办企业了。
但至少要有一个能力,就是识人辨人用人能力。
我们强调一定要专才,因为这是很多企业搞错的,他觉得做管理者好像全才就行了,实际上真正的专业的分工化导致的就是专才。
这个在华为这种企业它是强调这一点的,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小企业来说的话,
他做不到这么专。
他只能相对来说全一点,这也是阶段性的。
我们看到很多华为的高管都是毕业就进去的,他们的履历中没有其他企业,为什么他们能在华为,就只有华为一个企业工作二三十年呢?
你可以看一看轮值董事长有一些,很少有在其他企业工作过的,基本上他是高管, 高级干部,高管中的高管一定都是所谓的这种从华为成长起来的。
但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由原来的低水平的所谓的全才,什么都懂一些变成了高水平的一个全才。
而且我们如果翻翻华为的干部的履历,尤其是高级干部你会发现,他们虽然走的是所谓的之字型路线,我们讲过之字型路线就是培养全才的。
但实际上他们在每一个领域中,比如说你走之字型路线第一个阶段,你做研发可能做了七八年了,实际上你在这个里面已经是专家了。
我们强调这个专和博,或者叫全才和专才是相对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他要求的管理干部越来越专。
就是你搞技术的,可能你搞了一二十年,在华为这种企业,你才能真正走向所谓的全才的管理。
对于我们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要提醒这个管理者一个 ,如果你不能随着企业一起发展,你不能把你的专才转成全才,在一个更高阶段上形成更加专的专才。
那你可能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可能没有办法跟你成为所谓的永久的同仁,他可能要跟你进行切割了。
这不是说哪个老板不讲道理,实际上是因为你成长的速度追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
这个是最关键的。
02
华为任正非:领袖是自然成长起来的!首先是专才
我们讲这个领袖,领袖是什么呢?领袖是专才还是全才呢?
领袖当然是全才。
但是我们讲过他是更高水平的专才之上的全才,也就说他还是非常懂专业。
举个例子,华为任正非你说他的专业是什么,任正非曾经嘲讽自己:他说我自己什么都不懂,我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研发,也不懂管理,我也不懂营销,什么都不懂。
但是呢我有一个核心能力,他说我就像一个浆糊一样,把大家粘合起来,这就是我的核心能力。
这当然是任正非一个谦虚的说法了,他的高管回忆录的文章,包括一些退休的高管写的一些书。
包括华为的人大教授六君子写的一些书,采访他们内部的高管都是类似这种评价。
就说任正非最强能力是什么,就是两大能力:第一个不自私,第二个就是什么呢,他能够粘合成大家。
当然他有很多能力了,比如说这个战略眼光很好,然后很有这个自我批判的精神我们就不详细说。
但最核心的两个能力呢,当然是不自私,我们叫比较优势,核心能力是任正非作为企业家跟其他企业家相比较的优势。
第二个当然就是他很全,他非常全。
他比大多数的这个企业家其实都懂很多的,他的专业的内容。
当然我们刚才讲了其实他的高管评价他的话,就是他是个粘合剂,那你要粘合别人你首先要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就你专业上有共同语言。
举个例子:你要作为老板,作为企业家,你要说你的人力管的不好,你要说出123来,你不能动不动就说我们缺人,我们人力管的不好。
因为我们招聘不得力,你这个没有办法说服你的手下的HRD和CHO的,你要跟他说12345,我认为应该是这么搞。
为什么?因为我研究了,我上了课,我学习了,我培训了,我成长了,这样你才能让你手下的这个所谓的HRD,CHO或者干部他们心服口服。
所以专长非常关键,就即便看起来领袖是全才,基础也是专才。
所以我们强调虽然华为这种大企业,他可能分工很细,他强调专才,其实对我们中小型企业来说,你只能说暂时的需要不要那么专的人才。
可能万金油,一个人顶几个人用,特别是管理人才都能拢一下,这个暂时可能是这样。
但只要你的企业往前发展,你突破了500人 ,突破了1,000人,只要你突破了几百人以上,以我自己的经历,包括我自己的这个感受来看,确实是这样。
只要一个企业突破300人,500人,我不讲你的产值多少,从管理难度来说,当然这不全是工人,就是我们知识分子吧,或者叫做现在这个新型的工人,也是蓝领的知识分子。
像富士康这种,像这种如果是三五百人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你的管理难度已经很高了,对很多企业来说他是hold不住的。
那这个时候其实对于企业干部来说就更加需要什么呢?需要专长之上的全才 。 比如说有些非常懂营销,懂marketing的,可能不是人力出身的,没关系,他可以通过人力触类旁通,通过marketing管人,中间触类旁通,他能够把人力资源管好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你说他的营销本身也不是很专业,这样这个就麻烦了。
所以说我们对于这个中小民营企业强调什么呢,干部也是要全才,但全才背后是专才。
所以专业很重要,大前研一曾经写了本书叫做专业主义,就上升到主义阶段了。
类似于我们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种阶段,主义就是一种信仰 就是一定要有专业。
所以我们强调,很多人说这个管理是万金油,包括我这种工科出身的,最开始我学管理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但实际上你会知道管理真是博大精深,而且你细分,人力又分很多领域,每一个领域其实都需要专长。
所以我们讲领导、领袖、企业家,包括干部他核心还是专长,你可以说我的专长是做管理也可以,但是你要就能谈出来人力怎么来管,我们销售怎么来管,我们的这个财务怎么来管。
你要能像任正非这样说出123那才行。
我们讲这个领袖呢也是全才,领袖是自然成长起来的,不是我们去寻找的。
这也是任正非的一个原话,大家也看到了,他曾举了个例子,就说大家看到为什么大领袖、大统帅基本上都是小镇中所产生的?
就是他曾经说过,大领袖,大的统帅都是小镇中产生的,因为小镇中,小地方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小孩也不懂太多的世界。
在他们某一方面,某一件事情就容易抓到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他就容易成长起来,产生历史的贡献。
他曾经举例子比如说毛主席,包括粟裕大将这种都是从小镇中长出来的。
所以说他讲领袖,他为什么说这一段话呢,是讲我们的干部培养要历经这个基层,所以我们知道治国先治县一个道理。
就是你能把一个小团队管好,所以这个领袖不是你选拔出来的,不是你找出来的,不是你培养出来的。
是你选拔出来的,怎么选拔?
不是你说搞一个选拔制度,当然要有选拔制度,是他在历经这种所谓的之字型路线,历经这种战火,在将军中发于卒伍,就从基层中长出来的。
所以任正非说,我们要强调成功的实践经验,就你成不成功,任正非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极端”的话,就是哪怕你说他是运气成功,那说明他的运气也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吧。
也就是这个人才干部,你不管是专才全才,最终你一定要导向胜利,你如果问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他曾经举了个例子叫小孩都喜欢踩这个小水坑,大家知道像佩奇,就经常说这个泥坑,经常踩泥坑,小孩确实很喜欢踩这个小水坑。
但是呢小孩容易去探索,他说只有他摔两次,才知道水坑能不能踩,才有自主的决策能力。
所以说我们强调要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就干部要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就是不管你是全才还是专才,既然讲的干部,你成长路线起点可能是从专业出身的,你可能是从管理出身,但不管哪一种,殊途同归,你都要变得很专业,很有全面的才干,然后你要从基层做起来。
经常我们讲任正非考核干部,去看两个:责任、结果。
可能我们有很多包括我自己写的一本干部管理的书即将出版,正在跟出版社在洽谈。
那干部管理这一块呢,其实有很多个标准,比如干部能力,像华为的干部四力,华为的干部八要,华为的这个干部的什么什么。
我们为什么举华为,之前我们也反复讲过,原因不是因为华为就做的多么多么好,有无懈可击。
是我们如果要举企业来说,华为的干部管理做的还是不错的,它融合了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
那对干部的管理,我们可以讲很多这种标准,但实际上最重要就4个字 就责任结果,这也是绩效考核最重要4个字。
责任就是这个岗位你要做什么,岗位职责,另外流程职责,你在流程中,因为你除了你的岗位,还有你配合的其他部门的岗位。
流程中你要做什么,这个是最关键的叫做责任这一块。
结果就是你怎么样,打胜没有,打胜仗你才能拿奖金,你打不了胜仗,你这个本职工作做得再好,那你说天灾人祸没有用,那你都是属于你的基本工资覆盖的范围。
所以说任正非在讲这个选干部的时候,他强调一定要责任结果,结果就是贡献。
为什么他不强调结果了,后来华为主要说贡献了,因为贡献两种,我们之前有讲过,就是打粮食和土壤肥力。
就是你当期贡献和未来贡献它都到贡献,都叫结果。
你过程指标,我们做绩效考核大家知道,很多人觉得是考过程还是考结果,那不重要,它都叫贡献,contribution。
你的过程结果,当下的这个结果,他最终都要形成贡献,就打粮食和土壤肥力,其实最终都是贡献。
那贡献呢,任正非说过如果要是说选干部的时候,如果他没有贡献,没有贡献你就不要去考核他了。
那你说我不公平,我这个考核干部一定要考核,为什么不考核我呢?
我也做了很多努力,那就等等,这个叫做猛将必发于卒伍。
另外就是华为强调干部要受得了委屈,那既然你现在没有贡献,你说你是过程指标,我们就考过程指标。
可能你拿的钱没有别人多,暂时的,那你以后可能拿的更多,这也是我们讲
我们强调专才和全才的主题的意义。
就说我们实际上对干部进行考核,两个最核心的:
第一个,每个干部都要成为专才。
你就告诉我你的哪一科最专业,你说我综合管理很专业,那我们看看你的履历,你的综合管理我们要具体细分。
就你一定要说你对哪一块很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你虽然不懂其他的领域,但是凭你的管理能力,凭你的专业,养成了你的这种系统思考和结构化思考和底层思考这方能力,你能触类旁通。
这是华为为什么强调一定要走专才,干部一定要专长,一定要贡献,一定要责任结果。
但是呢他强调干部要走之字型路线呢,是因为你在某一块干的比较专业以后,有成绩以后,证明了自己以后,你再转到另外一个领域。
华为经常把一个干部直接从这个研发提到营销,那你说这怎么这么做。
实际上是相通的,你能把研发做好,你只要有担当,你一定也能把营销做好,甚至给你配副手都行,这是他的一个干部的理念。
当然对很多企业来说要求可能过高,我们只是把这种理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很可能你遇到的管理者,要么就是你觉得他这个专业能力很不错,但是呢他整体的能力不够。
要么你觉得他这个整体能力不错,但是专业呢又两手不沾泥,又不够这么专业。
那怎么办?
你只能搞人才组合,就一个人不行,你把他拆散,不要说一个人身上要聚拢这么多能力,我们用人所长。
包括华为到现在他招这个天才少年,200万一年,然后招他的代表处的都是至少500万年薪起的,代表处的一二三级的这种干部。
那不管是怎么说,最终作为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他最终要把企业的这个干部,核心干部,尤其是要培养成专才加全才
这个一句话总结就是:
大家不要错误的理解管理就是全才,其实管理是一个专才。
你首先要做专才能做全,这个是我们很多人的误区。
本文章内容为中天钧策及许OK(许惠文)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发请标注出处,仅供学习使用,商业用途,盗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