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课时,课代表忽问了我一个字,说是这样子写:硙或磑。
我似乎见过这个字,不过却不知怎么读,问她在哪里看到的,说是自己上周末在临汾看病时大夫随手写在纸上的,前面还有个“官”字,我说完了帮你查查,下课后忙其他的事就忘了。
今天早读时,她说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音:wéi和wèi,读四声时又同碨,石磨的意思。我这才想起之前有一回去临汾时,路过一个村子,名字在村口石头上刻着,就是官磑,那时在车上坐着,一扫而过,后来也没有查字典。据词典的意思,当是读四声,官磑就是官家磨面的地方,想来和这个村子的历史有关。
课后便查了《汉语大字典》,磑的义项里还有个同皑皑的洁白光亮貌。引用了元代的一句诗,正应现在下雪天气:雪意似怜天设险,高卑铺作白皑皑。雪似乎明白老天给人间设置险途的用心,无论高处还是低处都铺成白茫茫一片。
并没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读wéi的。
《说文》的解释:磑,䃺也。 于是又查䃺字,原来是磨的本字。
又查碨字,特别注意到里面,唐代薛渔思的传奇小说《河东记•板桥三娘子》中的记载: 又安置小磨子,碨成面讫……即取面作烧饼数枚。
真如醍醐灌顶,一瞬间熟悉的土话萦绕耳边:
妈,我爸做啥去了?
碨面去啦……
碨就是磨,土话里不说磨面说碨面,小麦装袋直接拉到村里的碨面厂,家里的面粉吃完时,爸就去碨面厂拉上一袋。
小时候只见过电磨,驴子拉的石磨,虽说也见过,却没在现实中见过驴拉磨,有点遗憾。
认识了几个字,硙(磑)、碨、䃺,还会写了一个方言字,心里的悦乐甭提了。
顺便说一下,上面提到的唐代小说,也是蛮精彩的,里头写的板桥三娘子会使幻术,人食其烧饼后变成了驴子。感兴趣的可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