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anda和我们说起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相亲经历,一个小哥哥在相亲过程中和她聊了整整3个小时的生猪养殖,一直在讲那家猪企如何如何好,她完全没想到对方可以对一家公司了解得那么具体,听得她都心动了。
“然后呢?”
“他说完股价还在一直跌。”
然后自然就没有然后了。
我看了下那支猪肉股,在最近的一个月里,股价已经从最低点反弹了43%。
我心想如果我早一个月听了Yolanda的故事,说不定我就能从中赚点不错的零花钱。
你想呀?如果这个小哥哥不是对这家猪企被严重低估极其笃定,怎么可能在仅有的相亲机会里,看着美女聊猪肉?如果他没有对生猪养殖行业全产业链和具体市场情况一清二楚,又怎么可能聊整整3个小时?
运气不好的是,市场先生没有立刻给出确定性的反弹趋势,在他聊完猪肉股的那段时间后,股价还在一直跌。
那问题来了,如果当时我在场,自己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持续下跌多少我才敢加仓,我在整个过程中会投入多少资金呢?
仔细一想,答案很可能是——我只会买个1-2手,也就是不到1万块钱凑个热闹,哪怕下跌再多我也不会加仓。
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不懂,哪怕别人说得再好我也不会上仓位,同样因为不懂,哪怕持续下跌我也根本不会关注和加仓。
说白了,这个机会并不属于我。哪怕上述逻辑再靠谱,充其量我也只能赚点即使亏掉都无所谓的零花钱而已。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身上还是很常见的,比如我的支付宝账户中有很多收益率超过100%的基金,它们无一例外的共同点就是——看着收益率高,实际上总收益不过一顿饭钱。
而且为了保护这完美的收益率,浮盈再多我也不会顺势加仓,只为了收益率好看,因此也没办法在趋势正确的前提下赚到更多的钱。
今年下半年赋闲在家,我花了不少时间折腾各种投资品种,也同时交了不少学费。
目前觉得收获最大甚至略反直觉的一点是:我终于重新理解了亏损。
从前的我一直觉得亏损是件坏事,因此追求绝对正向的收益率,但目前当我自己很明确在以被低估的价值买入股票时,感觉亏损就是市场波动最自然而然的体现罢了。
持续买持续跌也正常,浮亏可能是常态,毕竟市场先生的报价只可利用不可预测,完美的机会并不存在,但大概率赚钱的机会是确定存在的,无非多投点钱,多耽搁点时间而已。
我一直很看好以腾讯、阿里为首的中概互联企业,办港卡开港美账户、开通沪港通、买QDII指数基金等等,用各种形式参与。不过今年春节开始的单边下跌不仅把过去2年的收益率全部抹平还持续亏损,好在这个月账户重新开始盈利了,虽然目前整体收益率不高,但是绝对收益却稳稳超过了自己曾经所有盈利100%的基金们总和。
未来市场行情会怎么样?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是大概率我已经能做到涨跌都舒服。毕竟投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从来都觉得在市场中浪费太多时间是件得不偿失的事,试图掌控自己根本就掌控不了的市场怎么会心情好呢?所以亏损就亏损呗,每天看着K线指标有啥意思,相亲和养猪不都比投资有意思的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