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背景。
回到十九世纪晚期的俄国,农奴制刚刚废除,新旧交替,矛盾丛生。尤其下层百姓与现有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俄国知识分子都在寻找解决的路径,而托尔斯泰经历种种实践后,重新回归宗教,期望以“赎罪,禁欲,博爱,反暴力,道德的自我完善”实现人性的自我救赎。
2.小说情节。
这篇小说就是一部代表俄国弱势群体的批判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为富贵人家的孩子,将来可继承一生衣食无忧与富贵的财富,而,马斯洛娃是佣人的私生女。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很崇拜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和亨利.乔治的著作,深感土地私有制的罪恶,是个天真善良和正直的人,初次到姑妈家的庄园来时就喜欢上了马斯洛娃,等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和军队后,当时污浊的风气改变了聂赫留朵夫,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私、纵欲和享乐主义者,此时的他再度光临姑妈家时,诱奸了马斯洛娃,并一走了之。马斯洛娃怀孕了,两个姑妈却认为这个养女败坏了门风,便把她赶走了,经过多次坎坷后,怀的孩子也死了,巨大的打击使她彻底对生活绝望了,在妓院度过的七年,是她人生最黑暗的七年,她颓废了。在妓院的第七年,她摊上了一桩人命案,尽管她无罪,但当时的社会是有罪的,她被判刑了,但阴差阳错的是,给她判刑的陪审团中的一员竟是马斯洛娃曾经的爱人,亦是自己一生的罪人—聂赫留朵夫。当聂赫留朵夫看见眼前的一幕,先是震惊,继而是发自内心的愧疚和忏悔,认为马斯洛娃的不幸是由自己造成的,并一直为马斯洛娃释放的事情到处奔波,发誓要帮她走出囹圄后和她结婚。无奈社会的黑暗,将马斯洛娃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了,聂赫留朵夫也跟去了西伯利亚,临走时将自己的所有土地都低价租给农民们了。最后马斯洛娃在西伯利亚接近释放的时候,马斯洛娃选择跟另一个罪犯西蒙松结婚,因为她早已宽恕了聂赫留朵夫,也早已重新爱上了他,但她知道如今的她已不能和他在一起,更因为她爱聂赫留朵夫而不能选择和他在一起。而聂赫留朵夫对玛斯洛娃的情感,忏悔多于爱情。最后马斯洛娃复活了,聂赫留朵夫也复活了。
3.小说的构思。
以男女主人公的转变为线索,贯穿始终:一是聂赫留朵夫从兽性转为人性复苏,一是马斯洛娃从堕落到精神的复活。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的性格描写和心路历程,他后来的禁欲主义思想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批判将犯罪人员被养猪式的生活模式去消磨对生命的渴望,无法通过自身的劳动去获得生命的意义…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命观展现的淋漓尽致。
4.关于托尔斯泰的小说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
虽然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环境都是虚构的,但列夫托尔斯泰通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性格与心理的描写,以非凡的艺术表现力成功地反映了一个时代存在的问题,也加速了这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俄国当时社会的农奴制和土地私有制,道德沦丧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等都是引起俄国人民生活苦难的原因,都是俄国社会的问题)小说也通过艺术力量和道德力量反抗了统治阶级,站在了被剥削者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上呼声,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关于小说带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革命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反对腐败,提倡法治。反对宗教的仪式化和形式化,提倡宗教的核心精神,例如忏悔,宽容,节减和对真理的探索。托尔斯泰的小说能够给读者的思想带来力量与革命。虽然整部内容是虚构,但富含在故事中的真理和人性的刨析给读者思想精神带来力量与革命。
6.结语。
许多人认为虚构小说无法在人的生活和精神上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我也曾经这样认为过,但一旦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你会改变这种观点,因为会让你觉得,有时候小说才是最接近真实,现实中由于体制或情感等多种因素无法直面反抗或批判的东西,可以通过小说中塑造替代人物去替人民群众发声呐喊,重新提醒世人真正的真实世界和现实人物该有的样子为如何。所以往往有时候,小说才最接近真实,或许也正是这点证明了我们的存在是一种讽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