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条腿,腿分大小,大腿和小腿连接部位有个关节叫膝,膝盖的对面叫做腘。膝和腘只是同一个关节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了不同名称而已。我的右腿,右腘靠内侧,大约巴掌一半大小,长了一块特别的皮,摸上去像轮胎有厚度,看上去有点像规则细竖纹路的树皮,触觉似乎有,但是不知道是手触到了皮还是触到了毫毛。
家里人看到,吓了一跳,让我赶快去医院,万一是传染性的,不仅得治疗,而且还要采取隔离措施。其实这块皮上的问题,我曾经到社区医院看过,当时就配了支软膏涂涂,过后没有好,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就忘记了。
现在这块“树皮”比原先还要大,有蔓延的势头,估摸是真菌感染,不得不去医院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皮肤科,省内都有点名气的,简称市三医院,是我的首选。
星期二下午一点多,我就骑上公共自行车,沿着中山北路一直骑到中山路御街,左转到西湖大道,看时间还有半小时,就在半路上拐到佑圣观路。这里虽然改造过了,但是大体保留了,原来建筑的样式,街道只是铺了高级点的沥青,最好的是那些杭州市的老行道树——法国梧桐,一棵也没有砍掉。骑大树的绿茵下,清凉舒爽,沿街除了几家铺子,没几个人,靠近居民小区的地方倒是有几桌麻将,声音不大,一直到梅花碑附近,难以置信的安静恬淡。
时间差不多,就骑过城头巷,到了市三医院的门诊,整个大楼的外立面都在施工,医院到处都是叽叽嘎嘎刺耳的打磨石材和切割金属的声音。
市三医院我一次都没来过,说到挂号,都采用了机器挂号,人工挂号仅限于没有本地医保的自费患者。几台挂号机的边上有引导辅助的工作人员,穿着白色套装,鞋子居然也是白色,不像出纳,也不像护士,排队的人多,生意好的出奇。
我不会操作,在旁边看着学了几分钟,到边上的一台没工作人员的机器操作。插上市民卡,在触屏上点了“普通皮肤科”,几秒钟出来了一张打印单。看到就诊序号,我就懵了——1093。医院下午两点上班,下午一个“普通皮肤科”,就有一千多个号子排在我前面了!
不可思议!我的确不怎么上医院,但凡去过的,也没这么夸张。于是,我问了一个在挂号咨询柜台的人,这个数字最前面的“1”是不是代表下午?她很肯定的告诉我,在我前面的确是有1092个号,而且就是一个科,她还让我放心——凡是挂出的号子一定会在今天下午看完。
乘着自动扶梯,到了门诊最高层五楼的皮肤科。这里和下面几层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自动扶梯一上来斜对面就是缴费处。环形的厅里面,挤满了人,几乎塞满了过道,大家都在说着话,很嘈杂。我看了下手表,两点十分。就十分钟时间,连缴费的人都已经绕了厅的四分之一,而且还是两排。候诊区坐满了人,环形过道的扶手,也被人靠满了。三分之一环是12个普通皮肤门诊室,边上是一个真菌检测室。
尽管有空调,这里还是弥漫着一股难以描述的异味。外面装修施工使用石棉磨片高速打磨切割的焦味,保洁用的清洁剂,医院的消毒水,人身上的气味,垃圾桶虽然有盖子,走过旁边,总有股馊味,这些都混合在一起,说不上臭,不是那种夏天在人很多的空调公交车里的气味,只是有些恶心。呆了半小时,还是适应不了,气味老是窜到鼻腔里,刺激我的神经。
我穿过一条走廊,想到特殊皮肤科那边找一张座位。那边看似没几个人,诊室的门也是关着的,安静多了,气味也不浓重。走过去发现根本没有空位,而且还有人坐到了往顶层去的阶梯上。绕了几圈,没发现什么座位,只能回到普通皮肤科的候诊区,LED屏幕上看到的号子是266,一刻钟时间大约看了三十来个,看样子轮到我也要四五点了。所以,我就到外面的Q客买了一瓶脉动,然后到医院里的三楼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胡思乱想,构思一下写点什么主题文章。一直熬到下午四点,期间还有个杭师大医学院的学生来做了个医患关系的小调查。
再次上楼,情形和上次没什么差别,人没减少,味道也没变淡。不同的是LED叫号屏,全部变成了红色,没有号码了。分诊护士在人工操作,以十个诊号为单位来叫号了。喇叭里不停的提示,所有的诊号都会看完,看完才结束。
已经八百多号了,于是就站在过道中间,时不时走动一下,等着叫号。在过道来回走动的一个爷爷抱着大约五六月的婴儿,我上去和他谈了几句,这个小宝贝,因为抓痒,把太阳穴附近的一块皮抓的掀起来了,还有被手指抓出的血丝。可能是抓的次数太多,这个地方已经有些角质化,看上去比我还要严重。在聊天的时候,另外有一个年轻妈妈也抱着她大概三个月不到的女孩子,脸上发出很多的红色疹子、颗粒状的,这个妈妈也说小孩子因为痒经常抓,所以脸上有红斑了。聊完之后,我观察起候诊的人。
来的人里面,大多是女人,年纪起码都在二十岁以上,男的就不多了,数的出来,而且年纪分布的很均匀,小孩子很少,大约年纪小皮肤发病的概率也低。婴儿的话,就是我遇到的两个。还有三四对情侣,不知道是男的还是女的来看病。其中有一对,男的发型前卫,些许夸张的上翻,女的穿着性感,白色背心搭洗白牛仔热裤,一顶韩版亚麻本色礼帽,两条过肩的辫子,长着一张明星脸,像谁一时也想不起来,腿上的皮肤和脸上的皮肤很白,凡是露出来的部分,远看居然没有一点色差。
这些人到底来看什么?也许在我看不到地方,有一块小小的“树皮”,难道她们这么注重完美?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点的瑕疵?也许前面的一千多号当中的女人们,都是为了完美而来?为了完美,让我们这些病的严重的要等到五点?是的,追求完美是种病,得赶快治疗。
“请1100号之前的来分诊!”终于轮到了。我把打印单交到护士手中,她写了11,让我到11号诊室。
我从分诊台的左边方向,走到了最边上的11号诊室。这个诊室很小,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两张凳子,就像临时分割出来的群租隔间,而且是估计最多躺一个人的那种“胶囊公寓”的大小,唯一不同的是层高还是有接近3米的。前面已经有两个女人了,一个在看,一个在等,我没地方站,只能在门外。那个看病的女人,侧过脸,让医生看,医生动了动嘴唇似乎说了些什么,那个女的说“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就带着张处方出来了。我前面的那个女人坐下,我也进去了,立在那个女的身边。医生是个男的,大概也是三十多的岁数,一副小圆框银色金属眼睛,头发烫过,脸有些微胖。坐着的那个女的,也是朝自己脸上,指指点点,说这边有几颗东西,上次来看有,现在有些好了,又长出来了一些。医生稍稍转过脸来,朝着病人,我估计他根本就没看病人的脸,然后说了几句话,音量低的像蚊子一样,根本听不清楚说什么,很快打印机就咕咕的送出一张处方。在不到五分钟两个人已经好了。
我坐到座位上,呆了一会儿,正在考虑如何展示腘后面的那块皮:如果站起来的话,我的屁股正好对着医生的头,很不礼貌,况且如果我站着,说不定医生还要蹲下来看。医生问了一遍,看我没什么反应,就提高了音量,再问了一遍:“什么问题?”这时,我把右腿抬起来,顺时针旋转大腿,把腘尽量朝医生的方向,说到:“就是这里……”。还没等我详细描述,他就让我把腿放下,问我是不是经常痒,我回答有时候。他立刻诊断:“神经性皮炎”。然后就告诉我注意事项:“绝对不要抓,皮层越抓越厚,不要用开水烫,也不要经常去摩擦。神经性皮炎经常会复发,反复发作,很难根治。”还没说完,打印机就发出了咕咕的声音,我知道这次诊疗快结束了。等了足足三个多小时啊,我不甘的问:“要不要做真菌检测?”
“你这个不是真菌引起的,不需要检测。”
“那会不会传染?”
“不会,放心好了。”
听了这话,按理应该有一块石头放下的感觉,是不是该开心点,可是什么都没有,这块石头早就被等待磨成粉了。
之后的情况就顺利多了,在排队缴费的时候,我还提醒了两个忘记拿市民卡和处方单的人,她们大概也是被搞昏头了。
走出医院,差不多已经五点半,整个下午就这样报销了。对于普通医生而言,除了了牙医之外,最好的选择就是皮肤科了,市场很大,大把赚钱机会。皮是人的组织,只要这是世界上的人关注自己的外表,关注自己的这张脸,只要生活水平和虚荣水平不断提高,皮肤科医生就不愁薪水,比整形医生都还要吃香。
回到家以后,顾不上吃饭,直接在百度搜索。我也知道百度的医疗广告多,要不是谷歌出问题,我根本就不想用。从百度里搜索出来: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除此之外,和那个医生讲的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在背课文,一字不差的。我不禁又开始愤愤不平了,怀疑医生的水平,和草草了事的诊断。转念一想,这个可能就是医生最重要的水平所在——确定病症,一旦病症定了,那么医学书里早就有解决的方案,难怪有些病人最后都成了自己的得的那个病的专家,排除专业训练,他们和真正医生的唯一差别就是他们能够确诊的概率高过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