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过了许久了吧,反正他是忘了。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里面有个桃花僧。日日饮酒山间,早出听松涛声,晚归看落斜阳,这样的日子,桃花僧过了一千年了,不知厌倦。逍遥自在,他,大概不在红尘。
你以为桃花坞是个空山幽谷的地方?你错了,这里相反有很多村民居住。这里的居民倒是纯朴,男耕女织,邻里和睦,似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桃花僧也乐得见到这样的烟火气,时常到村里换取酒水。因桃花庵在村民记忆里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桃花僧也成了村民口里的活佛,村里人也愿意跟这样一个“例外”的僧人打交道,但却从不踏进桃花庵。
偶然间,一件小事打破了宁静的山间生活。李阿婆家的孙子丢了,村里村外找遍了,毫无踪迹。看着着急的李阿婆,村里的人便商量着求求活佛。于是一行人匆匆忙忙来到了桃花庵。
“活佛,活佛,快开门,出人命了!”火光照射下,朱旧大门缓缓开启。通红的双眼,倦容满面,不整的衣衫,有别白日的桃花僧。浑身的倦怠在瞥见村民们着急的情态时,尽数散去。他随手拉拉衣衫,便立刻将众人迎进庵内,在院里先安抚李阿婆坐下,倒了一杯冷茶,不急不忙询问事情前因后果。
原来,李阿婆家就阿婆和一个五岁的小孙子在家,儿子夫妇俩去很远的地方谋生,常年不回家。今天阿婆去锄地,回来的时候,发现出去玩的孙子还未回家,四处询问,也并未在邻里家玩耍。看着阿婆着急,大家都帮忙寻找。但找了一个时辰了,也没发现踪迹。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求助于大伙眼中的“活佛”。
桃花僧一听,暗暗思索。“孩子的父母亲最近有回来过吗?” 阿婆泪眼婆娑,“并没有,只是写了一封信回来,说是孩子的母亲病重,要等年后才能回家。”
桃花僧若有所思点点头,“阿婆,你别急,你先回家,我去帮你看看。”
阿婆一下激动起来,抹着眼泪说道:“活佛,菩萨,您一定要帮帮我,这家里就这一个孙子。我一个老人家,这孩子没了,我对不起儿子呀!” 说着便跪下。桃花僧连忙扶着,“别担心,阿婆您先回家,明天我一定找到孩子。”
桃花僧同众人说,黎明前会回来,请众人先带阿婆回去。听了桃花僧的话,众人便扶着阿婆离开了。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无奈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他从禅房里,随手拿了一件月白色的衣服披上,便匆匆往出村的地方去了。
众人回到村里,安抚李阿婆一会,便也散去,各自回家。
一会儿,村长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村长翻身问道。“我,王大山。”原来是村里不学无术的王大山。村长不耐烦的问,“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回去吧!”
“村长,我这事特别急,现在就得说,这关系到村里的长久发展。”村长一听,翻身下床,随手抓了一件衣服披上,给王大山开了门。
村长吹亮火折子,点了蜡烛,拉开破旧椅子坐下。“说吧,这么着急,什么事?”
王大山鬼鬼祟祟的伏在村长耳边讲了一连串,村长震惊了。王大山讲完,“村长,我们天亮动手,肯定能找到,这样村里未来可就富裕了。”
村长思索一会儿,摇摇头,“不行,有损德行。再说,他师父于我们村有恩。不行,不行,你回去吧!以后再也别说这事。” 说完便赶着王大山出门。
王大山见此,着急地推开村长的手。
“村长,这可是一个好机会,错过了可就没了。再说,这本来就该是我们村的,不能落在外人手里呀!” 可村长还是推着王大山出门。
一着急,王大山喊到:“村长,你想想您的儿子。他可是快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盘缠够吗?再说,光看才华也不够,总要有点钱财打点一下各路考官吧?”
听到这,村长停下了动作。 “可这被人发现了就不好了,而且还要陷他于不义之地,有恐落他人口舌呀!” 王大山微微一笑,“村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悄悄拿了出来,别人又不知道,光凭他一个人的话,也没人信呀!”
犹犹豫豫,村长和王大山合计好,立马动身。